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诗人、画家。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之遗孀。
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刘霞一直被中国政府软禁,并与外界隔绝。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骤然离世,可谓象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一代知识菁英社会理想的黯然收场。并且,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秉持“太初有为”、努力改变社会,却最终理想未竟的浮士德式悲剧。旅德学者吕恒君记下李克强与德国的三次交集。
7月13日是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逝世三周年,香港支联会也预计在晚间8时举行一场全球直播的悼念会。德国之声访问了维权律师滕彪与异议作家廖亦武,他们除了认为中国对异议人士的打压「变本加厉」外,也表示如果刘晓波仍在世,他会认同并支持香港人的反抗行为。
对于首位赢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公民刘晓波的妻子刘霞来说,今年7月份的这第二个星期是个特殊的一周。在这一个星期里,她即将迎来抵达德国一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也将迎来丈夫刘晓波的祭日。
“我在有形的监狱中服刑,你在无形的心狱中等待。” - 逝于狱中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曾在审讯最后陈述中,这么形容刘霞的爱与付出。刘霞离开中国,移居德国柏林大半年后,首个展览选址台北。从成为政治犯的妻子,经历多次离别到挥别故土,这位低调的艺术家总是吸引着镁光灯,却又长年与孤寂独处。这些日子到底怎么渡过?德国之声透过刘霞的摄影,诗词和好友,带你进入她的内心世界。
2018年的脚步已慢慢远去,新一年的画卷缓缓展开。对中港台来说,2018年波澜迭起:人大修宪、问题疫苗动摇公信力、台湾失去邦交国、香港争议高铁通车……德国之声带您回顾本年度热点话题。
马尔代夫政坛变天;各国领导齐聚联大;刘霞出国后首露面……刚刚过去的一周,哪些新闻最受关注?七张图一览本周要闻。
中国流亡作家廖亦武在纽约的哈维尔图书基金会颁奖仪式上表示,如果美国不发动贸易战的话,刘霞能不能出来真的很难说。他同时也呼吁关注中国仍被关押、被判重刑的异议分子。
哈维尔图书基金会将本年度"打破安宁--危难作家勇气奖"授予中国流亡作家廖亦武。他在领奖答谢辞中表现了自己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悲观和希望。
离开中国两个多月后,刘霞在美国首次公开露面,提起与丈夫刘晓波在最后一段日子的对话,反映了二人当时对中国前景的感受。
哈维尔图书基金会将本年度“打破安宁 - 危难作家勇气奖”授予中国流亡作家廖亦武。颁奖仪式将于本周四在纽约的波希米亚国家音乐厅举行。廖亦武本人通过脸书透露,他已经和刘霞一道抵达纽约。
刘霞获得自由,德国政府固然功不可没。时评人长平认为,同时也要看到,在它背后是全球声援者的持久抗争。跟香港维园六四烛光晚会一样,刘晓波追思会应当成为新的传统。
评论认为,外国人的“说三道四”救出了刘霞,也为其他中国异议人士带来一丝希望。中美贸易战继续下去,会不会把已无还手之力的中共“打回老家”?
刘霞自由;少年获救;世界杯渐近尾声……刚刚过去的一周,哪些新闻最受关注?七张图一览本周要闻。
虽然刘霞本人没有出席,在柏林客西马尼教堂举行的刘晓波逝世周年追思会依然吸引了500余民众以及记者参加,其中不乏社会各界知名人物,整个教堂内座无虚席。
中国释放刘霞两天后就是刘晓波逝世週年。美国国会议员出席纪念会,德国将在柏林举办追思会。香港举办大型公开追悼活动,台湾也替刘晓波雕像揭幕。
刘霞的好友、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与刘霞见面后表示,刘霞周五不会出席客西马尼教堂举行的刘晓波逝世一周年追思会。她透露,刘霞不是身体虚弱而不能出席,而是她的弟弟刘晖仍在中国,「不愿意见到一些事情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