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媒体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在此次会议上谋求第三任期,恢复设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终止实行多年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导致中国大陆政治接班秩序大幅改变而广受关注与猜测
去年3月,顶级医学专家就向中国国务院提交了准备逐步放松管制的详细建议。然而,为什么到了年底,中国当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结束清零政策?美联社根据数据模型、大量采访以及获取的内部报告和指令,揭示了中国政府全过程决策内幕。
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外交部长易人也许是中国软化其对外政策,改善同西方关系的一种尝试。不过,也有人认为,驻美大使升任外交部长恰恰说明中国是要更好地应对来自美国的竞争。
2022年即将进入尾声。这一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冬奥、上海经历封城、佩洛西访台引发北京震怒、习近平在20大后迈入第三任期、民众因不满防疫政策手持白纸示威、清零戛然结束....中国今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回顧中國2022年所經歷的重大事件,從年初轟動全國的「鐵鍊女」事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獲得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遍地開花的「白紙運動」,到鬆綁嚴格的「清零政策」等,在在引發全球關注。德國之聲統整「中國數字時代」及中國官方發表的「漢語盤點2022」年度關鍵字,看看哪些字詞榜上有名?
12月6日,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的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约5000人出席,习近平致悼词。此前一天,习近平率一众高层官员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与江泽民遗体告别。二十大闭幕式上被离场的胡锦涛也首次出现。
台湾APEC领袖代表、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今天在记者会上表示,与习近平在峰会期间的互动是他自己的主意。台湾总统蔡英文则透过官员表示,对于张忠谋与习近平的互动表示尊重。另外,张忠谋今天也透露,未来会在美国设置最先进的3奈米芯片厂。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周六举行的记者会上,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强调“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严苛的防疫政策近期可能转向的期待就此落空。消息引起大批网民的热议和吐槽。
美中关系持续紧绷,专家认为,中共二十大发出的最新信号表明,北京的立场不太可能出现软化。
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周一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二十大后第一位访华的外国政要。他在会谈中表示,越南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和台湾发展任何官方关系。此外,两人还说了什么?
習近平在二十大後隨即前往延安革命紀念地「朝聖」,要「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若從中共黨史以及習近平的言行檢視,他要交出怎樣的「新」答卷?德國之聲專訪政治專家唐志學請他分享觀點。
在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两国外长通话讨论了中美竞争关系和俄乌战争。据中方消息,布林肯称美方密切关注中共二十大和大会报告。王毅则表示,美方“美方如果真想了解中国,请认真研读二十大报告”,而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主观臆测”,并要求华盛顿停止对华遏制、打压。
从个人权力到国际政治,习近平带领新任常委访问延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習近平在二十大後獨攬大權,但二十大前那場罕見的「四通橋」示威,其精神仍持續發酵。參與海報運動的中國留學生告訴德國之聲,「若『四通橋勇士』在明知風險的情況下,能在北京做這樣的事,他們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
二十大戲劇性的結局,令部分輿論深感錯愕,擔憂中國將走向一人獨裁的「新時代」。有歷史學者認為,習近平的強人統治,從毛澤東以來的中國歷史都有可鑑之處,甚至改革開放時期後的有序權力轉移,可能才是一段「反常」年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獲得史無前例的第3任期,美國對此表示「留意」,並強調會維持溝通管道的暢通。外界不禁好奇,兩國領導人會否於11月二十國集團峰會上會面?
中共二十大结束,习近平如愿获得第三个任期。新一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也是清一色的“习家军”。美联社在北京街头随访市民,倾听他们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