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1989年,席卷全中国的民主运动以流血告终;三十个寒暑过去,六四带来的种种冲击仍是「现在进行式」。从中港台以至欧美,德国之声透过第一手采访和专题报道回溯这段重要历史,探索在今天局势下的时代意义。
1989年,席卷全中国的民主运动以流血告终;三十个寒暑过去,德国之声透过第一手采访和专题报道回溯这段重要历史,探索在今天局势下的时代意义。
美国警察会怎样对待示威者和“坦克人”?时评人长平认为,这是六四后中国大陆去正义化教育中一个典型的设问。
香港的「反送中」示威已经进入到第11週。8月18日的维园集会,主办方宣称参与人数超过170万人,警方则称最高峰有12.8万人同一时间在维园定点集会。香港的示威能量也再度引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注意。
香港的大规模示威浪潮即将迎来第11个周末。在机场示威行动引发争议、中国武警部队于深圳展示军力的背景下,示威者是否会转变方式?重压之下的国泰航空,则宣布了高管辞职的消息。
香港反“送中”抗议是否会如同六四运动一样遭到血腥镇压?时评人长平分析李鹏笑话,提醒林郑月娥勿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在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中沦为学渣。
虽然很多人担心中国可能会采取像血腥镇压天安门学运那样的方式来对付这一次的香港抗议活动,但分析人士们认为,这种手段有可能带来的灾难性经济和政治后果将会阻止北京方面直接出面干涉。
中国网络异议的先驱者黄琦被判重刑12年。时评人长平认为,与 “广州三君子”、“成都酒案四君子”及陈云飞一样,黄琦是中国真正的非暴力不合作践行者。这起肆无忌惮的人权迫害案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
中国异议网站先驱“六四天网”负责人黄琦,于7月29日被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及“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周一,北京天安门广场降半旗,悼念不久前去世的前总理李鹏。他被视为1989年镇压天安门抗议者的强硬派人物。
有评论认为,中共动用兵力处理香港问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国际社会是否将坐视不管?香港抗争者该如何应对中共的文攻武吓?台湾政治人物又该如何在选举热季面对“反中”议题?
香港元朗袭击发生的当天,中国前总理李鹏去世。时评人长平认为,二者虽先后出现却有内在逻辑关系: “北京屠夫”可以逃脱审判寿终正寝,元朗暴徒就一定会横行无忌。
中国在周三(7月24日)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重申了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世界报》对此作了报道。《南德意志报》关注了前中国政府总理李鹏的逝世。
曾经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达十年之久的李鹏于2019年7月22日去世,终年91岁。其政治生涯中最引人争议的部分无疑是1989年的六四事件。
美国老布什总统时期一批有关六四的白宫文件解密。时评人长平认为,老布什总统目光短浅,错过了惩罚恶魔、钳制中共的良好机会,损害了美国的“长远利益”,出卖了整个人类的良知,让世界重回冷战困境,罪莫大焉。
”六四“当天,北京没有任何官方的悼念活动。而香港维多利亚公园每年一度的烛光集会则吸引了数万人参加。
德国绿党在联邦议会举办六四30周年研讨会,吸引近200人参加,许多是远从香港来的记者。全场焦点集中在香港本土派人士黄台仰和李东升,因为他们是香港公民在欧洲获得政治庇护的首例。
六四30週年当晚,港台两地的纪念规模也格外盛大。香港维园一片烛海,超过18万的人潮,6个足球场都塞不下;而台北则因着自由空间,让多位亲历者和民运人士集聚自由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