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中美贸易战硝烟四起。这场牵动全球的贸易争端因何而起?涉及了哪些核心利益?双方手中有哪些牌?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走向?
专题报道:中美贸易战
华盛顿和北京方面都证实了两国成立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的消息。该举动旨在保持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政策沟通。美国财长耶伦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之间保持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我们意见不合时。”
华为推出使用自制芯片的高阶手机,有人认为这或许会带给苹果威胁,而华为总裁任正非也在一次活动中表示把苹果视为「老师」、「说我是果粉也不为过」 。与此同时,路透社称华为旗下的海思开始供应芯片给监控摄像头企业。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依然是德语报刊的关注热点。《巴登报》指出,其实欧盟也为自己的电动车产业提供巨额补贴。《法兰克福汇报》则批评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猛增不仅仅靠的是补贴,也因为其品质胜过欧洲竞争者,欧洲人最好先减少官僚习气、振兴本土产业,而不是采取贸易保护手段。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其年度盟情咨文中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一天来,各界的反响不一。经贸专家认为,中国反击的话,将两败俱伤,德国受伤程度最深。
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之际,美国商业部长雷蒙多开始了访华之行,并在北京受到了高规格接待。德语媒体认为,雷蒙多之行凸显了中美至少在商贸领域相互依赖的程度仍非常之高。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受中方邀请,于周日开始进行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有评论认为,目前面临经济停滞的中国可能会请求雷蒙多帮忙度过难关。这两个昔日贸易的伙伴能否借此机会改善关系?
世界貿易組織16日裁定,中國對部分美國產品徵收的額外關稅,違反貿易規則。這起爭端可追溯至多年前,美國以國安為由,對進口鋼鐵、鋁加徵關稅,中國對此也作出反擊。
德国《商报》刊评认为,中美两国围绕芯片的争斗,正在抬高全球产业链的成本,欧洲也深受其害。《经济周刊》则刊发了一篇由美国耶鲁大学知名经济学家罗奇撰写的客席评论,指出不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美国的经济利益都会受损。
地緣政治的衝突開始影響中國企業的投資設廠選擇,而泰國正在成為中資企業首選的海外投資地點,究竟他們為何青睞泰國?專家又是如何看待中國企業的外移潮?
《世界报》文章指出,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有风险,呼吁欧盟和德国应该小心行事。西德意志电台的评论则写道,此次北约峰会的东道主立陶宛是值得德国学习的典范。
台积电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经过评估,我们预计原材料镓和锗的出口限制不会对台积电的生产产生任何直接影响。”台湾其他半导体公司也表示影响微弱。
北京公布最新出口管制,影響兩大關鍵半導體金屬供應,預料衝擊美、日、韓及歐盟。全球晶片戰愈演愈烈,各方政府、企業如何應對?
中國先前對美光祭出貿易禁令,並無預警搜查多家美企。美國駐華大使7日表示,這些行動出於「政治動機」,美方將抵制並進行反擊。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Jake Sullivan)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努力在对华经贸关系中"去风险",而并非"脱钩"。他还表示,拜登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工业政策对于强化美国同中国竞争的能力至关重要。
2023年3月10日习近平第3次宣誓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0年前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习近平对内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对外推行强硬外交、宣传东升西降,联俄抗美。一起回顾习近平执政这10年为中国带来何种转变。
各界關注中國「兩會」議程,注意到在數千名與會的商界代表中,不見多位知名互聯網大亨的蹤影,而在場的企業領袖,則大多來自晶片、人工智能產業。隨著中美科技戰白熱化,這說明習近平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