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德中在竞争中互动、学习
2019年9月5日德国之声: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默克尔这次访问可能带着什么样的议题,有什么目标?
丁纯:特朗普上任以来推行“美国第一”的单边主义政策,包括贸易战等霸凌的做法,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下行压力。中德两国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体,都受到贸易战的威胁与压力。怎样进一步支持推进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和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合作,肯定是一个重要议题。还有如何加强中德、中欧间创新和各个政治、经济等层面的全方位的合作,了解对方的关切;从全球治理上看,应如何支持多边主义框架和合作对话平台及交换对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的看法;这些都应是双方都很关注的一些问题。
德国之声:您怎样评价中德关系目前的状况?
丁纯:按照官方的定义,中德之间是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默克尔执政十多年来,总体来讲两国关系发展很好,在经贸、政治、人文及全球治理各个领域和层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双边有定期的政府磋商机制。期间默克尔来中国12次,到访了不同的地方,从北京、上海到西部的省市,合作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尤其在作为两国关系压舱石的经贸合作方面,创新、环保、金融产业及一带一路合作等新亮点也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德国之声:过去一年里,德国舆论中有关"中国是竞争对手"的声音越来越大,来自经济界、智库、政界,并在欧盟层面得到响应。您对此怎么看?
丁纯:中德经贸关系最大的特点和基础是互利共赢。中德经贸合作远大于竞争。有竞争,但决不是对手。与中欧贸易中,欧方逆差不同,中德贸易中德方是持续顺差。德国跨国企业如大众,巴斯夫等均在中国有大量投资、研发,很大的市场份额,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之所以德方产生竞争对手的感觉和判断,我想,这里的原因既有结构性的问题,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另外还有一些误解。
改革开放,尤其中国入世以来,经过自身艰苦不懈的努力,经济实力增长较快,中国的人均GDP、在全球贸易中占的比重等迅速上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差距在缩小,这除了合作之外,肯定也会带来竞争,也正常。期间,德国和欧盟相关国家本身增速相对较慢,使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看上去尤其显著。也令德国或欧方看来:双边经贸关系从原本的以合作为主,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甚至是竞争大于合作。作为被追赶者倍感压力,加上一些不够全面客观的报道和对中国发展趋势的误判更加剧了欧方的担忧和焦虑。这在以前日、韩快速增长期间也出现过。
上半年欧盟出台的《对华战略展望》里,有“经济竞争者”和“体制对手”两个提法。可以看出对中国发展的担忧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跟欧方对中国的发展模式看法有关,从欧美角度看,这不是他们市场经济加西式民主的发展模式,是异类。中国发展模式符合本身国情,倡导和平发展,吁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且不输出模式。对这种发展模式——从我接触的一些欧洲、包括德国的学者和政治家的反应看,他们对这一体制下取得的成果、效率和学习能力还是肯定和赞赏的。
其实,从德国的国家工业战略2030、精英大学计划等规划与中国的工业2025计划和高校“985、211”工程中可以看到互相的影子。德中之间有这样的互动,甚至可以说是在体制上互相学习借鉴。德中作为大型政治经济实体,对整个世界、对全球治理都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应深化全方位合作。
双边间存在的分歧、不同是正常的,关键是重视对方的关切,给予积极的回应而非对抗。目前双边有各种的机制和平台,可以利用来把各自的诉求讲清楚 ,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中方对欧方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投资审核等的关切;德方和欧盟提出的竞争中立、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问题。对德国和欧方的这些关切,其实中国一直在进行积极回应,并有行动上的落实,比如新的外商投资法、缩小负面清单范围等。 总之,应该以积极的务实的态度,而不是对抗方式来对待存在的问题与分歧。毕竟双方的共同利益还是大于矛盾和分歧。 双边关系的基础是互利共赢。
德国之声:现在是默克尔的最后一届总理任期,她和联合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受到质疑,甚至有人怀疑默克尔是否能撑到任期结束。在这种背景下,访问的意义会不会打折扣?
丁纯:我倒不觉得,领导人的变化会左右双边关系的战略前景。中德之间的战略合作基础是坚实和牢固的,因为有互利共赢的基础在起作用。德国是欧盟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大国之一,在经济上被看作欧盟的“稳定之锚”。中欧之间贸易、投资的将近三分之一都是在中德之间进行的。德国是中国主要的技术来源地之一,这都是(双边关系)结构性的稳固基础。从历史进程看,两国建交以来的发展总体是越来越好的,因为合作让双方获益共赢,所以它的基础是稳固的,规模是很大的。
在对中国的政策上,德国不同党派有较相同的共识。当然不同领导人或许有不同的个性,政策特点,但从德国国家利益出发,加强中德中欧合作是正道,相信默克尔总理执政期间维护和拓展的中德中欧关系会得到继承和深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