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使用Cookies。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我们的数据保护声明。
严歌苓原本是中国电影圈前簇后拥的座上宾。看了半辈子的不公,因为选择勇敢,无法沉默而暂时失去了中国大陆市场。面对勇敢发声前后的巨大落差,严歌苓和丈夫有着自己的泰然面对之道。
中国女作家严歌苓,从李文亮医生去世开始,就不愿再“捏着鼻子”和中国的审查制度进行妥协,也从各大媒体曾经追捧的座上宾,进入到与中国体制决裂的状态。她向德国之声详细讲述了期间的心路历程。
最近应法兰克福大学的邀请,旅居柏林的华裔作者严歌苓与流亡海外的中国诗人杨炼进行对谈,分享了他们在文革和六四时期的创伤经历,在离散和审查制度下的写作,以及如何用作品回应时代。德国之声中文网现场实录。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骤然离世,可谓象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一代知识菁英社会理想的黯然收场。并且,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秉持“太初有为”、努力改变社会,却最终理想未竟的浮士德式悲剧。旅德学者吕恒君记下李克强与德国的三次交集。
廖亦武评价“白纸青年”:脑子挺厉害。他分享经历说:“我就曾被人遗忘,所以我要写下来。被人遗忘是最痛苦的!” 然而为何称COVID-19为“武汉病毒”,以及一本书如何“击败一个帝国”,廖亦武对德国之声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