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上海公交逐步复驶 民怨封城“天大的笑话”

2022年5月23日

​​上海逐步解封,週日(5月22日)开始恢复部分公共交通。官媒大力宣传、试图淡化民怨,但真实情况却似乎不是如此。与此同时,北京疫情持续升温,逾半人口居家办公。张文宏表示,可能新冠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

https://p.dw.com/p/4BjMW
China Shanghai Metro Coronavirus
上海22日逐步恢复公交,但实际运营与人流情况,在官媒与网络有著不同的描述。图像来源: Xinhu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海封城近两个月后,当局称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正进入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根据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上海週日(5月22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例,无症状感染者503例。同日,上海宣布逐步松绑防疫限制,恢复部分公共交通。

根据中国官媒人民网报道,上海当局22日起恢复4条轨道交通和273条地面公交线路运行,运营时段为早上7时到晚上20时,行车间隔约为20分钟。地面公交主要服务于机场、火车站和医院。

搭乘公交采取“一车一码、一站一码”政策,市民乘车需主动扫码,持健康码绿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体温正常才能乘坐公交工具。然而实际执行情况目前尚不确定。

上海重开部分地铁 城市仍处高度警戒

宣传交通复运遭吐槽

上海恢复部分公交,当地媒体也高调进行拍摄采訪。有上海市民接受上海广播电台访问时表示,听到列车进站的声音,觉得很开心且怀念。

但从目前中国媒体曝光的画面与有关报道显示,搭乘公共交通的民众并不多,车站也不如以往繁忙。

另外,一位上海市民在接受上海广播电台直播访问时,谈到上海封锁将近两个月,是从出生到现在未曾有过的经历。她还称,被关在家里不能出去“真是天大的笑话”。尴尬的采訪记者赶紧移开话筒,镜头也随即转向空荡荡的车厢,避免拍摄,有关影片却迅速在中国社群网络流传。

澎湃新闻也在直播采訪过程遇到类似事件。有记者询问地铁乘客的心情,没想到受访者却抱怨“在这里五十多天,物资什么都没有发过”,记者不得不赶紧结束采訪。相关影音画面流出之后,引发中国网民热议。

北京半数人口居家办公

相较于上海疫情转好,北京过去每天的确诊病例却仍在50例上下徘徊,甚至有升温趋势。根据北京市卫健委通报,北京22日共新增99例新冠本土确诊病例,包含本土病例83例,无症状感染者16例。其中12例涉及房山区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

因应疫情,北京扩大要求居家办公。中央社报道指出,北京有16个行政区,目前要求居家办公的6个区,包括朝阳区、房山、顺义、丰台、海淀、石景山,总计受影响的人口高达1180万人,相当于全市常住人口的一半。

另外在北京朝阳区的南新园小区,日前传出有26人确诊,当局决定对整座社区5000位居民转运隔离。有民众在微博发文称,居民被要求提著行李、填写完基本资料后,搭乘大巴前往酒店,展开为期7天的隔离观察。

张文宏:疫情短期可能不会结束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中国防疫权威、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2日称,“可能新冠疫情在短期内不会结束,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中国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21日亦下达命令,宣布郑州率先启动常态化核酸检测,民众每48小时至少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当局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者,扫场所码会弹窗提醒或显示黄码,将无法进入公共场所,也不可搭乘公共交通运输。

这项措施5月底前会先在郑州市先行先试,其他省辖市要在6月底前建立健全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机制。届时河南省共1亿人口料将受到影响。

在“动态清零”之下,外界预料常态化核酸检测将成为中国大城市的防疫日常。

(路透社、法新社、中央社等)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