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独家:习近平下周就将出访莫斯科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3.03.202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路透社独家:习近平下周就将出访莫斯科

路透社引述熟悉内幕的消息人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计划出访俄罗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行会晤。《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结束对莫斯科的访问之后,习近平可能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通话。

去年2月4日,普京前往北京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0天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去年2月4日,普京前往北京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0天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一(3月13日),数位了解内情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就将出访莫斯科。这几位消息人士均表示,由于事件的敏感性,他们不愿意透露姓名。

中国外交部没有对这一消息做出回应。俄罗斯总统府发言人佩斯科夫仅表示,宣布这类访问活动通常都需要得到协调。

消息人士没有向路透社透露此次访问的细节。不过此前外界就猜测,习近平会在中国两会结束后出访俄罗斯。 

今年2月,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前往莫斯科访问时,普京对其表示,他期待很快欢迎“我的朋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1月30日,俄罗斯塔斯社就曾报道,普京邀请习近平春天访问俄罗斯。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报道称,预计习近平会在4月或者甚至更早在3月初就将出访莫斯科。

上周,习近平在两会上开启第三个国家主席任期。习近平与普京之间已经39次面对面的会晤。最近的一次见面是在去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上。

专家:习近平出访是“舒适区里的多边主义”

去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不久,普京前往北京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他在与习近平会见时,双方约定两国要建立全面而广泛的合作,中俄“合作无上限”。西方国家对于俄中两个大国相互接近不无忧虑。

西方对中国的疑虑还包括今年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年之际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在这份立场声明中呼吁双方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声明中称:“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得到鼓励和支持。”声明表示:“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呼吁各方遵守核安全公约等国际法,坚决避免出现人为核事故。”

美国方面表示,俄罗斯会利用每一个停火机会,巩固自己在乌克兰占领的领土,加强作战能力。欧盟和北约都指出,中国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前几天与俄罗斯发表联合声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中国并不那么具备可信性。”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亚洲部专注美中关系的资深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对习近平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访问,他必须要证明特别是欧洲人没有因此而被疏远。”他说:“观察一下近几周召开的所有会议,这都是中国在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无论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伊朗还是沙特阿拉伯,这当中很多不仅是建设势力范围,也是建设和平。中国试图在对美的广泛斗争中,拥有一个好友群。这依旧是中国对俄关系的核心关键,所以我认为,即便在外观上可能会有些变化,但是在这场访问中这一核心关键不会发生变化。”

中国是乌克兰危机的最佳调解人吗?

《华尔街日报》:习近平访俄后将与乌克兰总统通话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称,结束对莫斯科的访问之后,习近平可能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通话。这将是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与乌克兰总统举行通话。

3月初,《纽约时报》报道称,基辅方面数月来反复尝试与中国领导人直接对话,但是一直未果。今年1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委派其太太泽连斯卡专门前往瑞士达沃斯论坛,向中国代表团递交了一封致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信。泽连斯基在信中再次恳请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对话。

在北京方面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声明之后,泽连斯基说该文件是一个“重大信号”,表明中国愿意讨论结束战争的问题。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马安洲指出,俄罗斯仍将是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不会改变。中国不会轻易地去尝试打破平衡。

他说:“西方应该保持谨慎,继续关注已经被提到过的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也就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形式可能会继续深化,这也是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看到的情况。问题只是,中国在未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前提条件是否会被创造出来。所以对于中俄关系发展感到担忧的理由都仍然成立。”

(路透社)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