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访德国文学界恒星朗格

Jochen Kuerten2008年2月16日

哈特穆特•朗格是德国文学界的一颗恒星,他定期出版中篇小说集数十年如一日。朗格是文学界公认的中篇小说大师,他以简洁、精辟的笔触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探讨生活的本质。他与德国具有商业气息的文学圈保持距离,极少出现在图书交易展览会场,也尽可能地避免朗诵会活动。一年里,他有半年生活在柏林,其它时间在乡间度过。朗格最新一部名为“心理医生”的中篇小说集最近刚刚上市,德国之声记者在柏林采访了他。

https://p.dw.com/p/D8Xp
柏林附近的一个湖

老房子没有电梯,我气喘吁吁地一口气爬上七楼以后,朗格先生已打开住房大门。文化圈里以性格孤僻著称的朗格,大高个子,虽已70高龄,但仍显得动作灵敏,是位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能马上像熟朋友一样地打开话匣子。我首先请他念了他刚出版的新书“心理医生”中的一小段:

“我叫沃尔夫冈·海因斯贝格,为“庭园建筑艺术”杂志写稿,倒不是我对园艺特别感兴趣。我承认,在上了四学期哲学课程后,我中断了学习,对前途感到茫然。也许是因为写稿需要一些耐性和恒心。或许我也可以学习法律专业,但不是现在,晚点儿再说吧。现在我挣的钱绰绰有余,可以这么说吧,雇主还挺信得过我,我可以写我想写的东西,而我最感兴趣的题材,是充满艺术感的荒芜花园。”

这就是典型的朗格风格:简洁的语句,清晰的语言,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位不怎么走运的文学人物。朗格的散文作品是中篇小说最典型的诠释:“别人老问我为什么要写中篇小说?其实我并不是刻意要写中篇,但我的写作风格就是中篇。就好比你如果是一名戏剧家,即使写散文,也会写出那种很快产生爆炸力,引领小说走向高潮的戏剧张力。我写的戏剧脚本都是历史哲学剧,跟写中篇小说的经验完全不同,从没遇到过写中篇小说所经历的那种陌生境界。”

朗格新书-“心理医生”中所描述的那种陌生境界是“死亡”,从而成了书中主人公海因斯贝格无法回避的题目:贯穿小说的主轴,就是盘踞在海因斯贝格意识中,挥之不去的“无常”。疾病、不幸的遭遇、亲人或朋友的丧失等等,都是朗格借以表现“死亡”这个主题的方式。朗格说:“当一个人像我这样,已活到70岁的时候,也许会这么想,我还能再活个10年吧?!而当身体日益孱弱之后,一方面怕变成别人的累赘,另一方面又不愿就这么坐以待毙。这时难免就会自问,该怎么办呢?自我了断吗?而有些使人容易生出“寻短见”念头的景观,就存在于我们周遭的环境,比如书中描述的那个柏林的湖泊........”

小说主人公海因斯贝格无意中闯入了这样一个阴森的湖泊区:在离柏林很近的一个隐僻而荒芜的公园附近,他发现了一个以“临终陪伴”为主诉的心理医生诊所。当然,朗格的整篇小说始终是以隐喻、暗示和揣测的方式描述着这一主题。

1982年,朗格在经过一番身心的煎熬和折磨后,发表了第一部小说“自焚”。这位出生在东柏林的作家,于60年代离开东德。之后,那个曾给予他安全感的前东德国家意识形态,一天天地在他心中瓦解、破灭。他曾深信不疑的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观,由西方世界的尼采、叔本华及海德格尔所取代。年轻时期的朗格是一名纯粹的理性主义者,是黑格尔的信徒,认为因“存在”才得以“认知”。40岁以后,他开始感受到生命的有限,于是深思“病、老和死亡”的问题,从而认识到,人终究要回归自然,进而致力探寻超克生死的问题。朗格自称是一名积极的虚无主义者,其真谛就是要为“无谓的生命”注入“生”的意义。

朗格主要是通过文学著作来反思其对生命的认知,将自己对生命的探讨升华为艺术创作。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