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涉诉信访"能否预防和减少?

2011年2月8日

日前,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最高法院将于近期推出五项新措施,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问题的产生,早在1月11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曾在北京主持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信访工作。

https://p.dw.com/p/10DLs
中国的法院也是上访的申诉对象图像来源: AP

据新华社的报道,这次最高法院的新措施,包括五个方面:建立"涉诉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涉诉信访通报制度,完善诚信约期和公示制度,抓好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的落实和继续推动立案调解工作等。最近几年来,中国涉及法律诉讼的信访数量急剧增加。据中国官方数字,2010年最高法院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35763件。

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姿态

最高法院受理的各类信访举报案件与中国最高层信访部门每年接待的上访人员和信件总数一百万多相比,数量并不高。国家信访部门早前曾认可80%的信访案件是合理的,但是通过信访和上访解决问题的不到1%。最高法院此番措施,是姿态还是致力于解决涉诉信访案件,在数量巨大的信访案件面前,是否能兑现他们的承诺,让这些措施落到实处?

对此,德国之声采访了因为参与为奥运强拆的上访访民辩护的中国律师倪玉兰,她因为代理访民案件,自己也遭强拆并遭中国当局打压。对此她的看法是:"最高法院这种承诺,每年都会有类似的东西出来,比如,要及时解决访民案件,牵涉到违法违纪的案件要及时处理等,其实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做过,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姿态,出来这样一个措施是为了提高法院的形象,也有人大在该开两会前对各部门例行的督促,每次开全国两会前后相关部门都会有一些举措出来,其实这些地方法院如果不制造假案错案,顺理成章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到最高法来申诉,法院每次类似的承诺都会给访民错觉,但很多事情解决不了。他们如此反复,会让老百姓寒透心的,现在这种状况,其实都是司法界的人员不作为。"

司法不独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近年,中国社会问题和矛盾突出,访民数量增多,矛盾集中的社会问题如拆迁和征地问题等,又往往将政府部门牵涉其中。法院面对这类的涉诉信访案件时,立案难及不公正审理,也是催生更多的访民入京寻找最高法申诉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知名的维权律师唐吉田认为:"最高法出台这个文件从主观上应该有用义的,因为近年来,司法领域一些严重的问题导致信访事件不断攀升,他们应该是力图遏制这种局面。信访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实际上还是司法不独立,行政干涉法制这种制度上的原因造成的。从法院这个角度如果解决'立案难'、'审判不公'等等这些问题,在技术层面多做一些努力,或许对在数量上减少信访案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最根本上来讲,难以通过技术层面来解决,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变革后才能实现。"

唐吉田指出,目前在中国大陆,很多法律问题难以在法律框架内解决,使得法院的角色非常尴尬,"法院及法官依法办事很困难,很多人上访或对司法不信任,是由于现行的"法体"或"政体"这种落后性、封闭性所带来的问题。最根本的要解决一个权力的来源问题,如果不能把公职人员变成代理人,把民众作为权力的第一来源的地位突出出来并确立到位,实际上所有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能够缓解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是不用做太多期待的。"

作者:吴雨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