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耻辱-知识分子不可废言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1.11.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沉默是耻辱-知识分子不可废言

11月11日, 本年度德国笔会赫尔曼•凯斯滕奖在达姆施塔特颁发。该奖设立于1985年,用来表彰争取自由写作的作家。由于得奖者刘晓波仍在狱中,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代其领奖,以下为她的致辞。

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女士在颁奖典礼上

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女士在颁奖典礼上

11月是个历史负荷沉重而又暗淡的季节,但是对于德国和世界,这是个充满了欢乐的月份。21年前的11月9日,柏林墙坍塌了,分离了半世纪的两德统一。接下来的多米诺效应促成了东欧和苏联共产政权的解体,东西两大对立阵营不复存在,民主自由获得胜利。

对于中国人来说, 1989年是充满痛苦、愤怒、恐惧和羞辱的一年。6月4日中共政权血腥镇压了天安门广场和全国各地的和平示威、要求民主自由和改革的群众运动,造成数千人丧失性命的惨剧。这个事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以文学、文化评论著名的本届赫尔曼•凯斯滕奖的得主刘晓波,当年匆忙从国外返国投入了如火如荼的民主运动。以后每年的六四,他都写纪念文章。有5首长诗是在历届的周年所写,还有许多篇人们熟悉的文章,都是献给六四的。他多年来支持“天安门母亲们”,努力收集当年死去的人们的数据和资料。这次,当10月8号那天夜里,他的妻子刘霞把他获得本届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转告他时,他含着眼泪吐出的第一句话是:“这是给六四亡灵的。”

10月7日我曾跟刘霞通话,她已经获知晓波获得赫尔曼•凯斯滕奖了。她很愉快地说,正在办手续,要来德国的达姆斯达特市,代晓波领奖。一天之后,消息传来,晓波亦获得诺贝尔奖。从那时以后,我无法再跟刘霞说话,她的几个手机都被关闭,我们还互通邮件了一周,但是从10月20日以后,她音信渺然,连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都不知她的下落。所以今天获奖人刘晓波和他的妻子刘霞既无法在场领奖,也不能亲自致感谢答词。本人跟刘晓波十年来是好友和同事,深知他获得这个具有高度荣誉的奖,内心会感到欣慰和骄傲的。

对于刘晓波而言,德国是个他所钦佩的国度,这并不只是因为它产生了许多音乐家和哲学家,也不是因为这里的尖端高科技,他所心仪的是,这个国家在以往的一个世纪里,经历两次极权制度的蹂躏,幸存下来,并且毫不逃避地敢于直面本国以往令人羞辱的历史。

赫尔曼•凯斯滕本人受到法西斯主义的摧残,却能在流亡美国期间救援了许多遭到纳粹迫害的作家们,他终其一生都为人权和自由写作奋斗,为了追求民主自由和维护独立写作的尊严而身系囹圄的刘晓波能获得以赫尔曼•凯斯滕命名的奖,这不是最能安慰他心灵的一项殊荣么?我相信,今天的颁奖典礼上,晓波的精神是与我们同在的。

在以往的二十年间,刘晓波四次入狱,他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思想异见者将承担如何的风险。因此他和妻子决定不要孩子,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在孩子的眼前被警察从家里带走。他说。“作为知识分子而保持沉默是可耻的,对我来说,这无异是判了死刑。”他不避风险,毅然选择了生存下去的路子。

一封他于1999年11月24号谢给廖亦武的信中说:“因为这首《大屠杀》,你坐了四年牢,我以为值得。牢狱比私下的自责和忏悔更能安慰仅存的、那么一点点良知。”现在晓波自己在牢狱里,我认为,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他的良知完好无损,脊梁是挺直的。

“反思、集体罪责、历史记忆、施暴者和受害者/有权者和无权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刘晓波这位文化评论者写作时重点思考的课题。就像俄国的史学家清算斯大林主义一样,刘晓波也同毛主义决裂并检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的历史。“大陆的政治改革之所以到今天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彻底清算毛泽东的罪恶。”他于2001年在“党权的滥用和民权的空白”里这样写道。“拒绝遗忘”是刘晓波写作中一再重复出现的主导思想。

刘晓波一向支持声源缺乏法制的制度下的受害者,像天安门母亲们、不锈钢老鼠刘荻、新青年学会的四君子、盲人律师陈光诚、法轮功维权律师高智晟、残疾青年罗永忠以及许多其他的人。反过来,大陆的知识界人士也一样勇敢地站在他的旁边,不仅在零八宪章上签了名,也在其后的一连串镇压之中,骄傲地顶住来自上层的打压。

自从晓波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国政府的压制层层加码,独立中文笔会的会员和其他的知识分子们不断受到骚扰、干预、警告、抄家甚至拘捕。有的“被喝茶”、 被遣返原籍,有些遭软禁,甚至更有人被预防性地收押,免得他们去参加晓波的庆功宴。 以前纳粹也用同样的“防患于未然”的手段来预先抓人。

然而,抗拒者们的招数也能够花样翻新。人们善于用玩世不恭的讥讽方式来直面傲慢的权力。最新的抗拒妙法要数艾未未了。他刚刚举办了一场巨大的“河蟹宴”,就是跟那位党主席的政治口头禅“和谐”干上阵了。中文里面的谐音很适于一语双关,大可以犯上不敬。对中国老百姓而言,政府口里的和谐,就是“冲突、紧张、压制、审查”一大串的同义词。在座的嘉宾,你们别被中国政府花言巧语的“法制改革、法制对话”糊弄了。平民百姓只能用幽默、反讽和嘲弄来化解心中的郁闷和逃避无所不在的国家权力。 刘晓波多年前就已经看到了, 他的《未来自由中国在民间》那本书就明白无误地指出,只有普通的人民百姓才是中国步向自由民主前途的希望所在。

刘晓波并不是单纯的异议作家,他是位思想家,文学和文化评论家,也是一位诗人。我愿以一首他于1996年12月28日在监狱中度过生日时,写下的一首献给刘霞的诗,来结束我的发言:

承担
——给苦难中的妻子

你对我说:
“一切都能承担”
你顽固地让眼睛对着太阳
直到失明化为一团火焰
火焰把海水全部化为盐

亲爱的
让我隔着黑暗对你说
进入坟墓前
别忘了用骨灰给我写信
别忘了留下阴间的地址

骨碴会划破信纸
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碎裂的笔触刺痛了你
烧灼中的不眠之夜
让你为自己而惊奇

一块石头承担了天地
以其坚硬猛击我的后脑
白色的药片由脑浆制成
毒死我们的爱
再用这中毒的爱
毒死我们自己

晓波、刘霞之间的爱情动人,是因为它往往也升华为一种超然的感性力量,这种力量保护他们俩度过艰难的岁月,也照亮了无数向往自由和尊严的普通人的暗夜。

谢谢大家。

作者:廖天琪

责编:谢菲

  • 日期 11.11.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Q6AV
  • 日期 11.11.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Q6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