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说变就变的金属价格 都与中国有关 | 媒体看中国 | DW | 24.05.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说变就变的金属价格 都与中国有关

近来,生产钢铁所需的一些金属价格浮动异常,《世界报》文章指出,这与中国大得惊人的采购胃口不无关系。被中企收购的德国公司还好吗?带着这个问题,《法兰克福汇报》采访了克劳斯玛菲集团CEO斯蒂勒。

(德国之声中文网)"许多人因为美剧'绝命毒师'再次温习了一下元素周期表。剧中,一名中年化学老师利用化学知识制造毒品。但是铜、镍、锌不单代表着各种可以打造世界的金属元素,也成了世界强国们的大棋盘。"《世界报》本周二(5月24日)发表的一篇开头这样写道。

作者接着指出,电动汽车、基础建设等等都需要这些宝贵资源。而2016年,对原材料的寻求增加了一层政治色彩:"在几个月前,金属市场的价格十分低迷,许多私人投资者纷纷撤出,看起来原材料热潮像是已经过去。不管情况是否真的如此,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一些特殊原料如今十分的抢手。这是一场对产业关键要素的追逐。背后是大国的胃口。最具有战略想法的'玩家'是中国。"

Deutschland Stahlindustrie Proteste in Duisburg

德国钢铁工人曾组织示威抗议中国廉价倾销钢铁产品

文章接着引出了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4月,中国钢铁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平均每天的产量是231万吨,这足以建造200余艘航母。铁矿的价格清晰可见。经历了去年年末的低谷期,现在价格上涨了逾三分之一,其中关键是中国方面的采购。"

标题为"中国是怎么扰乱全球钢铁市场的"(Wie China den globalen Stahlmarkt aushebelt)的文章接着写道,钢铁生产不仅需要铁矿这个重要的原材料,也需要其他的元素,比如铌,再比如制造不锈钢需要的钨、钼、钴、镍等等。尤其是高科技的合金产品由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原材料的价格现在异常波动:"一部分原因可以用投机来解释,但这肯定不是全部的原因。与几乎所有的金属价格一样,中国才是最大的买家。这与经济利益挂钩。"

生产的这些钢铁并不都是在中国消耗掉,而是大批出口。德国商业银行原油分析师卡斯滕·弗里奇(Carsten Fritsch)指出,因为中国外销钢铁,国际钢铁市场上供大于求。他认为,看上去北京好像要创造既定事实。

作者Daniel Eckert写到,钢铁生产政治性质有多强,欧洲历史上有迹可寻:"一战之前,法国、德国、俄罗斯和英国用粗钢产量来比较国家的强大。二战后, 德国、法国以及其他的一些西欧国家结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最初旨在防止经济民族主义再次出现、组成联盟与当时的苏联抗衡的计划很快扩大:欧洲共同体,之后欧盟诞生。因此人们有着充分的理由说,欧盟是钢铁政治的产物。"

除了钢铁之外,未来技术所需的原材料也越来越受到欢迎,现在炙手可热的一种金属是--锂。作者写到,含有锂的电池将是未来电动汽车的驱动力量。他采访了德意志银行私人和企业投资高级顾问斯特凡(Ulrich Stephan),后者认为,如果某一天,路面上的汽车都是电动车,那么原油的价格将不会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斯特凡估计,未来10年全球对电池的需求量将是现在的5倍。

双赢的目标

《法兰克福汇报》则发表了一篇克劳斯玛菲集团(KraussMaffei)CEO弗兰克·斯蒂勒(Frank Stieler)的采访,这家慕尼黑老牌机械工程企业已被中国化工收购。斯蒂勒现介绍了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我们通过中国化工的收购打开了中国市场。他们的关系网让我们能够接触到许多之前没有机会接触的客户。"他还表示,招聘管理层或一般员工时,因为中国化工名声在外,人们也愿意前来应聘。

Deutschland KraussMaffei

资料图片:克劳斯玛菲一厂房

记者Rüdiger Köhn问道是否双方之间在工作上会出现摩擦,他回答表示:"对我们来说,融合既使机遇也是挑战。文化的不同,语言的不通,地理位置上中国各地的分布需要消耗许多时间,行事也需要谨慎。值得感叹地是,所有的分部都有极大的合作姿态,愿意按照以克劳斯玛菲集团的方式展开工作。"

这篇题目为"共同的兴趣"(Gemeinsame Interessen)的文章还写到,说到中国收购,许多德国企业都持有质疑的态度,斯蒂勒持有怎样的观点呢:"双方高层在收购之前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相互了解。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对中国化工进行这笔收购的原因了解的十分透彻。因此我们知道,我们双方都对企业的成功有着共同的兴趣,我们也愿意作出努力促使公司达到这个目标。"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