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新世纪的科技竞赛

文山 摘编
2017年6月17日

周末的德语报刊,将目光投向了即将召开的超级计算机全球年会,指出这是一场事关所有高精尖科研领域的竞赛。此外,中国东北与德国的鲁尔区,则让一名德国学者找到了许多共同点。

https://p.dw.com/p/2ervK
China Spitzenreiter bei Supercomputern: Tianhe-2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op 500 Supercomputers Site

德语媒体:新世纪的科技竞赛

(德国之声中文网) 超级计算机全球年会即将在法兰克福召开。《法兰克福汇报》以"欧洲的登月"为题,指出在当今的高精尖科研领域,都少不了超级计算机的身影。现在,中国人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超越了美国,而欧洲人还在相互扯皮。

"1961年5月,肯尼迪总统宣布,美国要在六十年代末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之前,莫斯科在太空竞赛中领先,华盛顿要奋力追赶。美国要在科技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随后,美国人研发了新材料、打造了全新的工业体系,并且在此后几十年间都一直拥有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5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现在也首次在超级计算机榜单上位列头名,而且他们还在继续快马加鞭。"

作者随后盘点了近年来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接着写道:"这不仅仅是门生意,更事关政治。就像当年美国登月计划改变世界那样,超级计算机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美国人不愿意将领先地位拱手让人。欧洲也想加大对超级计算机的投入,但是现在才刚刚表达了这一意愿。欧洲方面最近成立了一个机构,以便整合各方资源。然而,欧洲人还在为资金、任务的分配而争吵不休。在布鲁塞尔的科研规划中,建造欧洲超级计算机有着很高的优先级。但是时间不等人。"

Infografik Top500 supercomputers 2016
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花落谁家?(蓝色为入围计算机数量排名,红色为前5名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排名)

"中国人在快马加鞭,美国人也不甘落后。这是因为,超级计算机是当今科研的基石,能够重新丈量世界的尺度。它能计算电子的运动规律,模拟原子的运动,分析疾病,计算药物的疗效。工业界需要超级计算机来辅助开发新型设备,医学界则需要它来解开基因编码。"

文章接着指出,欧洲在整合各国的科研力量时,遇到了许多问题。"意大利人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西班牙人半心半意,法国人不愿多出钱却又要更多话语权,德国人则不想因此而吃亏。……尽快追上中国人以及美国人的目标,现在又不得不再推迟两三年。"

在全文末尾,作者写道:"当年美国人飞向月球时,飞船上只有两台计算机,分别位于指令舱以及登月舱。麻省理工学院花了8年时间研发这两款重达50磅的电脑,它们拥有5000组集成电路,只读存储器的容量则只有74KB。今天,任何一部手机都能胜过它们几千倍。"

China Smog Fabrikgebäude in Fushun
抚顺市是东北老工业区的重要城市。图像来源: Imago/Xinhua

德国经济杂志MAKRONOM本周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也有鲁尔区问题"的客席文章。作者、杜塞尔多夫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许德库姆(Jens Südekum)近期前往中国参加了三场学术会议,和许多中国的青年学者一同探讨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区衰退、劳动力工资占GDP比重下滑等问题。他由此认为,以上两个问题现在不再是欧美国家的专利,中国也深陷其中。会议上的讨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锈带"、英格兰北部、德国鲁尔区等衰退的老工业基地。

"东北曾经是中国最富饶的地方,80年代,这里还曾有过一次工业革新,蓬勃的重工业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伴随着城市增长、工资上升。但是,进入新千年以后,情况完全不同。东北的经济开始衰退:工厂关闭、大规模下岗、工资下滑、人口大量外流。我几乎无法相信所听到的数据,于是开始向主讲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邢春冰提问。他讲述的东西,实在太像德国的杜伊斯堡、盖尔森基兴的经历。中国东北,就是一个没有鲁尔河的鲁尔区。中国中央政府斥巨资扶持东北,这点也和德国的政策非常相似。"

Bildergalerie Das Ruhrgebiet leuchtet
鲁尔区埃森市一处废弃的炼焦厂,如今作为工业遗址向游客开放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blickwinkel/S. Ziese

许德库姆教授随后还介绍了邢春冰研究中的另外一个亮点:他对年龄、教育程度相似的东北外流人才与东北留守人才进行了追踪比较。他发现,外流人士其实在移居之前,收入水平就已经高于留守人士。邢春冰教授于是猜测,移民外地的人,更加具备开放、主动、冒险等特质,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有总体性的优势。许德库姆教授指出,这种"正向自我选择效应"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

"但是,邢春冰的研究还多走了一步。他将东北外流人才与其他省份的外流人才也进行了一番比较,并且发现,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东北人比其他省份的移民表现更佳。"

"难道,一个人的出生地也会对他日后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构成影响?我还从来没有在其他国家看到过类似的研究。在德国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现象?生在鲁尔区、生活在柏林的人,是不是比来自施瓦本地区的人挣得更多?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真的很想知道。要是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我还想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邢春冰并没有为这个现象给出解释。出生在哪里与挣得多少,是否有因果关联?东北移民是不是因为经历了更为强烈的选择过程,所以比来自其他省份的移民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

"我希望,邢春冰教授能够继续研究,为我们带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他能够用一个漂亮的学术方法找到解答,这必将令全世界的学者为之振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德国的旧工业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