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改革四十载 今后何处去? | 媒体看中国 | DW | 20.12.201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改革四十载 今后何处去?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给中国领导层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但他们却拒绝反思历史,总结教训。这无疑会给中国的未来增添了不确定性,至少《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这样认为。

China Rede Xi Jinping 40. Jahrestag Reform und Öffnung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

(德国之声中文网)四十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进程,不仅改变了中国,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周年纪念,似乎在西方并没有引起应得的关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中国"改开"四十周年纪念没有引起西方足够的重视,并不是西方人不愿意承认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拒绝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这篇题为《中国向何处去》的评论写道:

"对于一个如此重大的周年纪念,本应对这段四十年的历史展开深入的讨论,比如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什么教训,经历了哪些挫折以及走了哪些弯路等等。但是,中国并没有这样做。中国共产党一向严格掌控对历史的评判权,他们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写历史,以确保其执政的合法性。但是,中国领导层此次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胜利主义情绪,以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把自己描绘成这段历史的英雄人物的当仁不让,仍令人叹为观止。

一年前,有党的干部对'大跃进'心态提出警告。毛泽东时代狂妄自大的'大跃进'最终造成了数千万中国人死于非命。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罗建波撰文指出了中国'大国心态的不成熟'以及'对自身发展成就的某种盲目乐观和自满'。他呼吁认真吸取'大跃进'的教训。然而,吸取教训本身却是一个禁忌话题。记录大饥荒惨状的《墓碑》在中国成了禁书。而造成这场大饥荒的始作俑者的肖像却仍然高悬在在天安门城楼上。"

Zum Buch Die Republik auf dem Platz des Volkes – Tagebuch Mai / Juni 1989 FLASH-GALERIE

明年中国将引来一系列敏感纪念日。图为三十年前北京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上集会。

评论指出,明年中国将迎来一系列敏感的纪念日,如"五四运动"百周年纪念,"六四"事件三十周年,以及中共建政70周年。可以想见,有些历史事件会被隆重纪念,有些则会被打入冷宫。在中国,对历史的这种区分对待,并非新鲜事。但是,习近平上任之后,自由讨论的空间显然进一步缩小了。文章接着写道:

"正因为如此,世界眼中的中国和中国的自我认知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前不久,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访华期间曾对中国大学生发表演说,当他为了架起文化桥梁,在演说中提及一些中国思想家时,眼前的中国学生们却是一脸茫然。因为学生们并不了解他提到的这段中国历史。同样,当西方人谈论台湾和达赖喇嘛时,中国大学生们也同样感到无法理解。"

经历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今后将朝向什么方向发展,也是《南德意志报》关注的话题。该报以《兰博政策取代改革开放》为题,阐明习近平如果继续推行其扩张政策,改革开放的成就有可能会被毁于一旦。文章写道: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基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对私营经济的信任。而北京极具进攻性的工业政策却总是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即任何一件境外收购都会被认为背后有中国政府的影子。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中国创新力的反映,而成了北京不公平竞争的代名词。首席财务官目前正遭美国调查的华为公司就是一个例证。政府慷慨地为一些公司提供补贴,如此背景下取得的经济成就很难持久,这样扶持起来的企业也很难拥有竞争力。

China Huawei Filiale in Beijing

华为受阻也反映了各国对中国地缘政治扩张的担忧。

习近平主席的兰博政策(兰博是八十年代好莱坞影片一名威猛高大的孤胆英雄 - 编者注)已经令中国陷入了一个困难境地。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利用其经济实力实现地缘政治野心的担忧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华盛顿同北京之间敌意的不断加深,中国政府必须向本国民众证明,中国确实像习近平主席历来声称的那般强大。很多人批评说,习近平可能过早地暴露了实力。毕竟中国还离不开来自国外的技术。现在随着欧盟和美国提高中资收购的门槛,中国进一步崛起的道路也将变得更加艰难。中国无疑是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贸易争端中表现出了愿意对美国让步的姿态。"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