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增长的陷阱

文山 摘编
2019年4月22日

尽管面临众多不利因素,中国经济依然在快速增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又有哪些隐忧?中国经济如今最急需的又是什么?德语报刊评论、分析了这些话题。

https://p.dw.com/p/3HDxT
China Container im Hafen Shanghai
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码头图像来源: Reuters/A. Song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中国应当挥别增长癖"为题,刊发评论认为近期中国高于预期的经济增长率是北京用不可持续的手段换来的,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切实的改革措施。

文章注意到,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6.4%,似乎没有受到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但坏消息是,这种强劲的增长动力是由国家出钱买来的。政府没有推动必要的改革,反而大规模干预经济。这些手段包括减税、增加银行信贷、提高基建投资等。

"国家主席习近平现在不能接受经济领域的负面消息,尤其是在今年。10月1日就将迎来中共建政70周年的国庆日,而这个政权的合法性正是建立在经济高速增长之上。共产党官员向民众许诺更好的生活水平,从而要求他们服从。

"所以,北京采取了防止经济降温的措施,但是中央政府也正因此犯下曾经犯过的错误。"

"现在的增长是用增发信贷换来的。习近平继承了前任的衣钵,力争在2020年将GDP增长到2010年水平的两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必须维持年均6.5%的增长率。而今年,中国政府制订的增长目标在6.0%到6.5%之间。

"中国政府现在本该在开支问题上非常谨慎,但是通过上述雄心勃勃的目标,北京正在间接地呼吁各级官员,尽一切努力去维持高增长率。然而,这样的手段却无法实现亟需的经济转型。

"中国必须挥别增长癖。为经济增长制订具体的目标,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政府必须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挑战,而非毫无必要地拘泥于僵化的目标。只有这样,北京才能推动转型。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此高的增长率不可能永远有利。也因此,北京应该推动转型。届时,受益于转型的不仅仅是中国自己,还有整个全球经济。"

Symbolbild Export China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瑞士《金融经济报》则刊登了由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奇撰写的客席评论。文章以"中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为题,一方面指出中国能够避开这一许多发展中国家曾经跌入的陷阱,另一方面也呼吁,北京更应该担心的是生产效率下滑,而不是单纯的增长率。文章指出:

"在评估一个国家发展前景时,生产效率增长是比GDP增长重要得多的指标。因此,我们更加担心的是中国有可能跌入生产效率陷阱,而不是增长陷阱。几名中国学者近期的一项有关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研究,稍许让我们宽心。该研究指出,在过去40年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过好几次中断,不过最近5年的增长趋势却显现出积极的基本趋势: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增幅约为3%,第三产业的增长尤其强劲。尽管中国的总体GDP增长正在放缓,但是,向服务业的转型将有助于显著提升中国经济的总体生产效率。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是否能够维持近年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否能够得益于不断增多的存量资本?中国经济正在越来越依靠自己内部的创新,受过良好教育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带来可持续的高生产效率。根据中国学者的前述研究,如果中国能够做到这些,中国今后5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依然能够维持在接近6%的水平。这也将符合中国的长期目标。

"中国经济每年增长10%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中国制造业的真正转型,在于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