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食品企业扣响中国市场大门

2011年6月8日

当西方国家为经济低迷增长迟缓担忧的时候,中国却在为如何为过热的经济增长降温发愁。发达国家的企业现在争先恐后地努力挤进庞大的中国市场。这对于德国的食品行业来说也不例外。

https://p.dw.com/p/11XCz
法兰克福香肠图像来源: Fotolia/yamix

近日,在由德国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以及德国食品工业联合会、德国外交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对外经济日"的活动上,大量有兴趣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德国食品工业中小型企业代表参加以中国为主题的讨论会,了解潜在的新市场。

尚需开拓欧洲以外市场

德国食品工业联合会业务负责人李斯博阿(Sabine Eichner Lisboa)介绍说,举办"对外经济日"的意义就在于为德国食品行业的中小型企业牵线搭桥,并向他们提供进入新市场所需要的帮助。"到目前为止德国食品工业主要的销售市场都是在欧洲范围内。在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增长速度迅猛的国家,德国食品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仍微不足道。而且这些国家有各自的文化、饮食习惯,对德国中小型企业来说也比较难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不过对德国的企业来说仍然埋藏着很多的机会来开拓新的市场。"

在一家为德国中小型企业提供中国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工作的白嵘也来参加了"对外经济日"的活动。她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发掘潜在的新客户,另一方面也想观察一下整个食品市场的动向,另外就是了解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和德国各级政府的态度。"

打入中国并非容易

白嵘介绍说,德国的食品企业想打入中国市场并不会很容易。她分析认为文化的差别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拿麦片做例子,在德国吃早餐就是冷牛奶冲麦片。在中国人们可能不喜欢喝冷牛奶。啤酒也是,中国的啤酒口味可能偏淡一些。再比如说,中国的巧克力没有欧洲这边的这么甜。"

但白嵘也强调说,中国的食品市场空间很大,这是很多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一个长处。再加上德国产品在中国的认可度很高。这两点对德国企业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

特色、质量、声望三张王牌

在香港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德国香港工商总会行政董事艾文(Wolfgang Ehmann)也表示,现在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具备相当购买力的消费阶层。对于这个阶层的消费者来说,做出购买决定的主要原因已经不再是价格因素。在这样的市场空间里,德国食品企业打出的是特色牌、质量牌和声望牌。

艾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认为,对德国企业来说将产品引入中国市场的过程等问题是最大的麻烦。"从海关到获得进口许可,到真正将产品投放到市场接触到终端消费者,这一整套过程对许多企业来说是最大的困难。再有一个就是产品销售数量的问题。很多德国企业以为中国市场很大,消费者的数量自然就也会很多,但事实上有时候销售额未必能达到他们想象中的水平。还有就是广告投放,打响产品知名度的问题。这些对于中小型企业都不会太容易。"

有一家德国企业的负责人在讲述如何打入中国市场时做了一个比喻。他说中国市场就像是中国旧式建筑紧闭的朱漆大门,门的外侧只有一对包铜的门环。无论是推还是拉从外面都打不开这扇门,只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才能敲开这扇门。

作者:洪沙

责编: 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