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的德中经济 | 经济 | DW | 29.08.2012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经济

“同甘共苦”的德中经济

周四(8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在北京出席德中政府间磋商会议,重点议题是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德国与中国的经济互相交织,“荣辱与共”。

(德国之声中文网)看看德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数字,就知道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有多密切:首先是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在十年内增长了四倍,专家认为,可能不需要太久的时间,中国就会成为德国商品在全球的最大市场。尤其受到中国欢迎的是德国的传统拳头产品:汽车、机械和化工。而反过来,中国现在是德国的第二大进口商品来源地。2011年,德中贸易总额为1440亿欧元。在德国的所有贸易伙伴中,中国仅仅排在德国的欧盟"邻居"法国和荷兰之后,位居第三。

"德国在中国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备受尊重,"中欧工商学院副院长、"德国通"约翰•奎尔奇教授(John A.Quelch)如此表示,"深层原因是,德国和中国都是由科技人员所领导的国家。对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进行一番观察,就能发现德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当中国企业希望在欧洲投资时,他们会首先想到德国。他们喜欢德国人做生意的方式以及德国工程技术。"

China Auto Show BMW 3er Serie in Peking

德国汽车在中国很受欢迎

大约有4000家德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总投资额高达265亿欧元。而在这一点上,中国还远远落在后面,但正在快步跟上。仅在去年一年,就有160多家中国企业前往德国发展,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外国投资方。

中国企业在德投资主要集中于获取技术以及进入世界市场,而德企前往中国则是看中了那里规模庞大的市场。在德企在华投资中,"廉价生产力"已经几乎不扮演任何角色,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已经不再那么便宜。

在经济领域,德国和中国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互相交织,彼此依赖。不过,冲突和摩擦也由此产生。在华西方企业经常抱怨称,他们不得不"转让技术"以获取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此外,在公共采购项目中他们也遭到歧视,而中国竞争者却受到"照顾"。

China Investitionen in Deutschland Symbolbild

中国企业开始大举进军德国

欧盟在华商会上海办事处的荣彼得(Piter de Jong)呼吁相关欧盟国家和企业采取更为坚定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一旦有什么可以庆祝的事情发生,各欧洲国家就会单独来到中国,签署合同等等,而一旦有什么事情要批评的,他们就喜欢统统躲在欧盟的后面。我们更希望有统一的对华贸易政策。在中国执政的是一群聪明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让欧盟各国'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一个欧洲统一阵线比各自为战要强大得多。"

目前仍不清楚的是,默克尔是不是会在中国为欧洲太阳能设备生产商"鸣不平"。在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的冲击之下,欧洲厂商损失惨重,而据称中国厂家得到了不公平的政府补助。此外,"欧盟航空碳排放税"是否会成为本次德中政府间磋商会议的议程之一,也还是未知数。当然还有人权和新闻自由,以及中国在叙利亚冲突上的立场。

约翰•奎尔奇教授认为,由于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德国政府在这些棘手议题上比其他大部分国家都更有能力影响北京。现在就要看看,默克尔究竟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成效。

来源: ARD 编译:石涛

责编:李鱼

DW.COM

相关音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