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帮助失明者"创业"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1.06.201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印度帮助失明者"创业"

我们可以教会视障者如何使用电脑,运动甚至于驾驶汽车。而位于南印喀拉拉邦(Kerala)的一个名为IISE的国际社会组织则让失明者"看到"了世界的变化。

Ausbildu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 Projekt von Braille without Borders Bild zeigt Auszubildende des 4. Jahrgangs des IISE: Marguerite Woods aus den USA und Tibeterin Tsering Ort d. Aufnahme: Intern. Institut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Trivandrum, Kerala, INDIEN Datum: 15.3.2011 Aufnahme: Adrienne Woltersdorf

失明者尝试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来到这里,先听到是树叶簌簌抖动的声音以及夹杂着的盲人手杖接触地面时发出的"咚咚"声。不同肤色的人们正急匆匆地走入一个以石头砌成的多功能教室。这15个参与者均为有严重视力障碍的或者失明的人。他们行走时要借助盲人手杖或者其他引路工具。而这些人齐聚于印度南端的特里凡得琅区(Trivandrum)接受培训,为日后在自己家乡建立帮助盲人的社会组织,以及缓解失明者的弱势处境。他们目标是:运用少量的资金,做出大量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也可称他们"社会企业家"。

大多数参与这11个月课程的学生们在他们申请参与IISE的时候,还搞不清楚"社会企业家"的概念。而眼前却有机会自己成为"社会企业家"中的一员。通过研讨会他们学会了如何充满自信,如何辩论,募捐,估价,甚至还学习有关电脑和会计的课程。

IIS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研究所于2009年由德国人莎碧丽叶·田贝肯(Sabriye Tenberken)和荷兰人保罗·克伦贝戈(Paul Kronenberg)联手建成。这两位创始者,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克伦贝戈说道:

"我们不想把他们塑造成德蕾莎修女(Mutter Theresa)那般完美。也不想让他们成为怎样的人,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原本就很好。他们要认识到,他们需要作出改变,而缺少的不过是工具而已,工具则可以从IISE获取。"

Ausbildu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 Projekt von Braille without Borders Bild zeigt AudiMax und Auszubildende des 4. Jahrgangs des IISE, Ort d. Aufnahme: Intern. Institut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Trivandrum, Kerala, INDIEN Datum: 15.3.2011 Aufnahme: Adrienne Woltersdorf

不同的机构提供各种盲人训练项目

失明者须以"狂热劲头"改变自己命运

人们难以想象的是,这些失明者来自于截然不同的国家,例如塞拉利昂(Sierra Leone)来自美国。不同地区的差异之大甚至不具备可比性,例如西藏与法兰克(Franken)。学员们每天都在互相交换学习异国文化。12岁失明的莎碧丽叶·田贝肯(Sabriye Tenberken)认为,对于同是失明者的他们找到共同点并不是件难事:

"我们希望在学员中发掘新的创意、追求成功的渴望与狂热。而这三点正是创新精神的三大要素。"

"狂热精神"是该研究院提倡的中心精神。莎碧丽叶·田贝肯认为,失明者因为受歧视而引起的自卑感最终会转化为促使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院设置了一整套培训课程,莎碧丽叶·田贝肯解释道:

"我们曾参加了在美国麦肯锡(Mckinsey)公司召开的领导人代表大会,其中有人发言说,如果你们获得麦肯锡公司的工作机会,那么你们就是领导者。此话引发了我们就领导者这一概念的思考。我们认为:我们把领导者看作是幸存者。他们可以在危难时刻,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幸免生存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抱着必胜的决心,还有带来自己的创意。所以你们自己的创意是什么?"

学员们几乎每天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于是他们会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虚拟项目,例如:在老挝成立盲人学校或者在立陶宛建立孤儿院等等。此后,他们还要不断的完善、润色自己的项目。在这些虚拟项目中他们学会了怎样得到大众的支持和怎样与倡导者谈判。

在IISE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看到了培训的严酷性。但是他们必须要对学员负责任。因为,在学员即将离开之际,研究所可赠与他们的,不外乎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和由他们一手策划的项目以及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IISE研究院的宗旨是,不能"溺爱"学员

学员们首先学到的是一种生活理念:"不要抱怨,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切。"保罗无比自豪地说道:

"我们不能要求整个世界来适应失明者,所以,失明者必须适应于世界。而这个研究院,无疑使失明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会被'友好'地招待。而如果他们战胜了这里的困难,今后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会应对自如。"

而这无疑也是个高目标,但就该研究院建立两年以来培养出的48名毕业生的优异成绩来看,前景是广阔而美好的。毕业学员已经在23个国家创办了43个帮助失明者的项目。

作者:Adrienne Woltersdorf 编译:小寒

责编:邱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