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京的德国律师:20年前的中国已无迹可寻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2005年9月11日

9月初中国北京举行了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150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他们中有国家司法部门的官员,还有律师和法律问题教授。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才有了律师事务所。第一家外国律师事务所是美国人开办的。

https://p.dw.com/p/7A4Q
北京的过去与现在都很模糊图像来源: AP

1985年欧洲人仿效美国人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律师事务所。德国女律师施特里克-凯勒尔就是这家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之一。现在她的这家律师事务所已经发展成为精通国际法的大型律师楼。施特里克-凯勒尔本人多年来穿梭于中国和德国之间。


女律师施特里克-凯勒尔在慕尼黑的住所里总是有一个打点好了的箱子。每隔六周她就会飞一次中国。因为她是德国和欧洲设在中国企业的法律顾问。她在向德国之声介绍她的中国业务时说:

“如果一家德国专业汽车公司要到中国去成立合资企业,那么必须事先为它准备好符合中国法律的一系列商业合同。此外各类商家还需要得到税务方面的咨询。需要知道,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都有哪些限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哪些规定已经放宽了?还比如,展销商需要知道,它们是不是可以独自在中国经营业务等等。”

为了准确地回答客人的这些问题,施特里克-凯勒尔每天都在研究中国发布的最新法律条文,翻阅中国和德国的法律书籍。深奥的中国文字对她来说现在已经是小菜一碟。早在70年代,她就大学学习中文和法律了。她说,最初自己选择这两个学科完全是出于好奇。后来她的好奇心很快变成了痴迷。当中国80年代从沉睡中苏醒,对西方打开大门时,刚刚从法律系毕业的施特里克-凯勒尔就踏上了前往中国的道路,并在美国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就职。这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当时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唯一一家律师事务所。三年后施特里克-凯勒尔决定同其它同行一起在中国开办首家欧洲律师事务所。

回忆起创业,她说:“最开始时只租了酒店的两个房间。一间用来居住,另一间作为办公室。那会儿在中国也就20或23家德国企业。然后我们开始为这些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当时也没做什么大的盘算。而那时开办一个律师事务所也不需要很大的联营”。

目前在中国的德国企业已经发展到了1800家。施特里克-凯勒尔的律师事务所也随之发展壮大了起来。她的律师事务所现在已经成为在中国最大的外国律师事务所之一。从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不仅是她本人的职业生活有了进展,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尔回忆说,20年前的中国几乎无法可寻。现在已经颁布了数不清的法律。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律条文的制定仍然滞后。比如购买房地产的法律就是一例。至今在中国要想购买土地是不可能的,只能租用50年。“在租用的50年里业主可以在土地上建造房屋,无论是建工厂,还是建摩天大楼都可以。那么矛盾来了。业主会想,建了房子也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属于自己。如果有朝一日土地归还了,房子也就没有了。”

施特里克-凯勒尔认为,中国政府不久后就会通过颁布法律来解决房地产的问题。为了跟踪这些复杂的法律问题,施特里克-凯勒尔不得不每隔六周飞往中国一次。当记者问她,23年来来往往穿梭在德国和中国之间,是否已经对中国产生了某种喜爱之情呢?她迟疑了一下说:“说不上什么爱不爱的。好奇心是主要的。我希望看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是怎么管理自己,怎么发展的。”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