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面对中国军事扩张,台湾应将钱花在刀刃上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5.03.201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专访:面对中国军事扩张,台湾应将钱花在刀刃上

中国今天公布了2019年的国防预算,同比增幅为7.5%。 在与德国之声的专访中,台湾国立中正大学战略研究所的林颖佑教授提到台湾应审视国防政策与战略规划方向是否吻合,并列出哪些面向是该优先考虑的。

China Peking Militärparade

资料照片:2017年的解放军阅兵式

德国之声:中国今天公布的2019国防预算比去年增加了7.5%。 您认为外界该如何解读这个成长率?

林颖佑:我觉得中国国防的支出其实还是跟经济比较有关,所以如果只单单看成长率的话,可能会对中国军事发展有些误解。 例如中国今年的经济成长可能因为贸易战的关系,将成长率往下修正,那自然它国防预算的比例也有可能往下修。 即便如此,中国的国防预算仍然是全球第二高,那中国维持这么高军费支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替换武器,发展各式新型武器,包含正在研发中的第二艘航空母舰。 再来就是军事人员的维持费。 虽然之前中国曾经提过可能要裁军,但现在中国解放军的军费仍是非常庞大的。 这其中包含招募新兵、官兵待遇、还有退抚制度。 这些面向都会造成中国军费的增加。

德国之声:您认为2019年的国防预算成长对于两岸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样的增加会让中国更容易达成武力统台吗?

林颖佑:我觉得这个数字代表国防投资对中国来说仍是专注的重点之一,那对台湾而言,我们的军备预算很难直接跟中国做比较,所以台湾的预算更要灵巧地与当前的战略规划相呼应。 也就是说,台湾必须将钱花在刀口上。 我觉得台湾首先要厘清自己的战略规划方向,以及到底要重视哪个面向。 因为台湾有时候会面临国防政策与战略方向是否得合一的问题。 例如台湾四面环海,那或许海权对台湾来说就相当重要。 为此台湾不只需要小型的快艇,也会需要购买大型军舰,因为大型舰船才能开得比较远。

另外,如果台湾想要强调之前苏贞昌院长提到的「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口号,那台湾就得考虑将战略方向着重在强化后备军力以及城镇战的能力。 但如何让台湾的战略方向跟政治人物的口号做搭配,这是台湾必须谨慎思考的,因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台湾必须列出哪些面向是该优先着重的。 如果海权很重要,那台湾就该着重在强化海军跟空军的战力。 至于增加国防预算是否让中国更容易达成武力统台,我认为这很难判断,因为中国国防预算的增加是有一个特定结构的,而中国也不会特别针对武力统台增加国防预算。 对中国来说,它的军事任务跟目标不会仅限于台湾海峡。 其他军事任务都会迫使中国提高国防预算。

德国之声:那中国在南海的军事行动,是否显示中国企图在这个区域取得主导权?

林颖佑:由于中国过去几年在南海一直有军事行动,所以国防预算提升并不会使军事行动变得更频繁。 那对在南海地区的国家而言,它们也很难在国防预算上与中国抗衡。 所以中国持续提高国防预算的策略,会促成一个中国威胁论,迫使南海周边的国家展开更密切的合作。

德国之声:那中国对南海各国造成的军事威胁目前大概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林颖佑:2016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军改,那之后的几年中国军队都还在磨合的阶段,这也是为何习近平在十九大曾提到中国军事在2035要达到一个阶段性改革。 所以中国威胁论到底程度到哪,与军事改革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我认为中国得等到2035年左右才会有比较突破性的军事改革成果出现。

德国之声:美国会如何应对中国在军事预算跟设备上的升级呢? 对区域内的国家来说,它们怎么在中国跟美国之间做抉择?

林颖佑:我认为美国当然会要求要增加国防预算,但美国经济是否能维持同等的开销,我个人是比较悲观看待。 因为对美国来说,国内的政治或经济问题会迫使它无法将过多注意力放在提升军事预算上。 这也是为何美国会提出许多区域性的战略计划,希望透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对抗中国的军事扩张。 就南海而言,除了美国外,日本、英国或法国都有可能派军舰到南海。 所以这样来看,可以了解美国希望透过盟邦的力量来围堵中国。

对区域内的国家来说,它们会采取比较避险的政策,与美中同时有互动,在两大强权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那中国在南海的一些军事行动,很多是透过双边的军事外交,与其他国家互动,并透过这些互动,试图降低其他国家将其南海军事行动形容成中国威胁论的机会。

 

林颖佑是台湾国立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专门研究中国的军事战略及外交。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 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