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中国打贪杜绝不了“那个10%”

夏立民(发自台北)
2018年11月9日

近年不断传出有台商自中国“鲑鱼返乡”,中美贸易战似乎也加强了这个效应。中国“世界工厂”的吸引力已经不在了吗?德国之声专访台企国巨洋伞董事长李铭智,请他谈谈把工厂从中国搬回台湾的背后原因。

https://p.dw.com/p/37xII
Symbolbild Wirtschaftskriminalität
中国不断祭出政策打贪,一是被质疑用来对付政敌,二是地方政府收贿仍频传。图像来源: Imago/blickwinkel

(德国之声中文网) 国巨洋伞董事长李铭智先生1984年在桃园创立国巨洋伞公司,1990年从制造平价雨伞,转向以外销为主的高级仕女洋伞。白手起家的他经历产业外移、同业竞争、经济萧条等考验,一直是政府制订产业政策的谘询对象。他在2016年决定将中国工厂移回台湾生产制造,引起许多关注。

德国之声:可否先简介一下您所经营的事业以及在中国设厂的经历。

李铭智:1987年到2016年,国巨洋伞在深圳龙岗区生产。产品主要外销至日本、义大利、西班牙。中国大陆一开始协助企业办厂,经营久了到后来开始就产生不必要的经费,成本优势已经不在。员工也很难招。后来撤资结算花了2、3年,就将工厂搬回台湾。而且对于我们这种劳动密集的传统产业,中国政府也不希望我们留在那边。他们是以高科技做为未来产业规划。

德国之声:在中国经营到后来最大的困难是什麽?

李铭智:中国大陆的法规目前是愈来愈严谨。对于以劳力密集产业、做伞的传统产业来说,目前基本成本已经太高。其中包括工资的涨幅,每年都在15%到20%。台湾目前工资跟中国大陆差不多,但台湾工资会比较稳定,所以决定把产业再移回台湾。

Taiwan Li Mingzhi, Yamaiji Umbrella
国巨洋伞董事长李铭智先生将中国工厂移回台湾,斥资3亿在桃园盖文创园区。图像来源: Li Mingzhi

德国之声:从什麽时候感受到这样的变化?

李铭智:中国大陆在2008年实行《劳动合同法》。2008到2010年,还开始推动“五险一金”,费用愈来愈高,加起来跟台湾基本上差不多。和一开始成本低廉已经完全相反。基本上的法条对厂商的成本一直增加,不像过去有灰色地带。当时就有想法要退场。不只我们,包括很多工厂也都陆续移到越南或缅甸等国。

目前的情势跟过去已经大不同,又遇到中美贸易战。虽然目前对做伞没有影响,但是我身边电子零组件的工厂,也是要跟着上游移动。很明显有很多家要回台湾找土地。他们原先都是在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已经不是一个制造工厂,而是一个销售的大市场。现在要做中国国内市场、在那边开发市场才要留在那。对于我们以外销为主,做大品牌ODM厂商,不做便宜价格,也聚焦在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单纯制造的话意义不大。

德国之声:还有什麽其它的成本吗?

李铭智:在中国大陆一定会有“那个”,明的你可以算得出来,但是无形成本你就没有办法计算。不过最起码在年度总支出的费用最起码要10%。里面包括很多项目,无法说清,总个加起来就是10%左右。每个台商都有同样的经验。加上这个,在那边的成本会愈来愈高。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不是打贪很严吗?

李铭智:高官当然可以这样讲,但是小鬼难缠。送礼疏通或是应付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定有。这种事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束手无策”。而且(打贪)锋头一过就又好了。这个没办法。目前同业之间都还是有这样的问题。中国大陆要杜绝很困难,不然什麽事都办不了。台湾就不会这样,台湾法规都很明确跟你讲这个怎麽办。中国大陆是法规有规定是照这样,但是没有其他的疏通也是没办法。

William Lai
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日前表示,为鼓励台商回台投资,会讨论给台商投资抵减优惠。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Lai

德国之声:政治上会有政府干预影响吗?

李铭智:以传产来说,没有感受到这个情况。对中小企业来说,以我们做伞来说,没有政治上的影响。只是跟中国大陆还是会补助当地企业出口。我们的成本就比他们高。因为当地政府扶植和补助做伞的私人产业,像是杭州当地政府就会给本地人优惠。台商就得不到,成本就会增加,慢慢地就无法与其竞争。

德国之声:台湾政府对于“鲑鱼返乡”的企业态度如何?

李铭智:台湾政府很欢迎企业回来,很积极帮我们找土地,还有法规建置也是。不过台湾的土地成本太高,还有员工的问题。台湾目前缺工,希望可以开放移工,不要设限太多。过去台湾都有限制(移工)名额,希望政府能够放宽松,对产业回台湾有利。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采访记者:夏立民  编辑: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