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难民儿童将改变德国教育体制

Helena Baers 2016年2月17日

今年估计将有30万难民儿童将进入德国的幼儿园以及小学。这将对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构成巨大挑战,挑战之一是难民儿童有可能给德国的教育体制带来持久性改变。

https://p.dw.com/p/1HwcN
Flüchtlinge - Willkommensklasse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科隆举办的教育博览会期间,德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摊点前总是挤满了人。来到这里的教师们急需为难民儿童找到合适的德语课本。登波夫斯基(Gwendolyn Dembowsky)便是其中的一位,她在一所实验中学当教师,目前她的大部分授课时间用在所谓的"欢迎课堂"上- 也就是专门为难民儿童开设的课堂。她对德国之声表示,"共有21个学生,年龄从10岁到16岁不等。"教授这些孩子的难点在于,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差别很大,有的已有很多上学的经验,而另一些则需要从零开始。

许多德国中小学教师都有着同登波夫斯基的类似经历。人们估计,今年会有30万难民儿童来到德国,他们会在德国入托入学。在登波夫斯基工作的学校共有270名学生,其中40名来自国外。这当然影响到正常的授课:一些难民少年在德语掌握得差不多之后,进入普通班,但他们的英语却又跟不上。

高级文理中学教师诺伊豪斯(Daniela Neuhaus)的经历也很相似。她表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会英语,有的会德语,有的都不会。数学教师黑宁(Michael Henning)目前教的班里差不多都是难民儿童,原本的教学计划是,每周15小时德语课,5小时数学课。"但这一方案根本就没法落实"。首先要了解孩子们的水平。黑宁已有43年的教学经验,而这种情形他还从未遇见过。

面对难民儿童,学校广有教师还不够

大量难民儿童进入德国学校让那里的教师经受巨大考验。因此这一话题也是教育博览会讨论的主题之一。这一持续到本周六(2月20日)的活动将会吸引10万访客。

Didacta 2016 in Köln - Bücher zu "Deutsch als Zweitsprache"
图像来源: DW/H. Baers

教育与科学工会的霍克(Norbert Hocke)认为难民将会持久性改变德国的教育体制。面对难民儿童,不可能让他们直接翻开书本准备下一场考试。他说,必须告别迄今僵硬的学习方式;学习计划也要重新评估。他所在的工会还要求学校除教学人员外,还需聘用其他人员进行协助,仅仅添加新的老师是非常不够的。

中学教材出版社已为难民儿童的到来做了很大调整,也整理出版了一系列专门教材。可奈森出版社(Cornelsen)的霍洛(Klaus Holloch)说,他们希望教师做好迎接难民儿童的准备,"有关的大部分教材都是从游戏入手。"但不是每个人都青睐游戏,尤其是年长些的男孩子,如果教材编写得太孩子气,他们会立刻产生厌倦心理。

毫无疑问,将难民年儿童融入德国的教育体制并非易事。讨论中有人提出将难民青少年的义务教育年限提高到25岁,但数学教师黑宁则认为,对年长些的难民青少年进行职业培训更有意义。工会方的态度则是,应该让难民青少年上完中学,但无需对他们规定义务教育年限。

在教育领域身体力行的教师都表示,给人的印象是,难民孩子都很高兴到学校来上学。老师呢?至少诺伊豪斯和黑宁都说,"给难民孩子上课很有意思。"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