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Obama Europa

2009年3月31日

伦敦召开20国峰会以及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首访欧盟的前夕,人们已经从华盛顿新政府将带来一个新开端的亢奋中清醒过来,变得更为理性。

https://p.dw.com/p/HNZM

连日以来,人们不难看出,欧洲政治层面的洋洋自得是如何迅速地让位给梦想破灭。就在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的前后,奥巴马俨然还是现世弥赛亚,被人们寄予极高的期望;而到了伦敦召开20国峰会的前夕,金融及经济危机的阴云依然挥之不去,一种悲观消极的气氛突然急剧蔓延。奥巴马果真能够不负众望地担当重任?抑或人们不过是在全球化时代拜倒在一个极具领袖魅力的政治人物的光环之下?更不必说,美国的全球统帅力其间已经有所衰退。

全球股市已经给了20国峰会当头一棒,而对于建立一个跨国监控机构,欧盟与美国的主张又相距甚远。陷入危机的欧洲汽车工业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奥巴马的行政管理部门收回无条件拯救克莱斯勒与通用汽车集团的空白支票,随后,他们挣扎在漩涡里越陷越深。捷克的倒台政府总理托波拉内克抱怨说:美国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开出了一张"引导世界走向地狱"的药方。而当奥巴马要求欧盟加大经济振兴方案的刺激力度时,巴黎和柏林也纷纷背过脸去不予理睬。

显然,与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人相比,美国人对美元保持国际硬通货币的信心更强,他们留给后代的债务负荷也更重,至于监控及调整全球金融市场,美国新政府不过是说说罢了。

不过,盘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却是成果斐然。上任不过才几个星期,奥巴马不仅改变了对关塔纳摩监狱的政策,还给德黑兰直接谈判的机会,恢复了北约与俄罗斯的对话。在对阿富汗政策上也出现了令人欣慰的扭转局面。美国人开始意识到,这场战争不是军事上能够打赢的。这些改变远远超出了欧盟几个月前的预期。

Zentrale Programmredaktion Daniel Scheschkewitz
Daniel Scheschkewitz图像来源: DW

对于奥巴马来说,欧洲之旅应该是一次深思熟虑的重拾乐观的机会。静默外交一定会比紧急行动更有成效。因为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失去的信心不是很快就能建立起来的,新的全球金融机制也并非一蹴而就。

危机当头,不难想象,人们急需一名救世英雄。然而,相较于这种非理性崇拜,人们更需要的是十足的理智。

作者:Daniel Scheschkewitz / 亚思明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