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方人的乌托邦 | 文化经纬 | DW | 17.05.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西藏-西方人的乌托邦

在德国,达赖喇嘛就象是一位流行乐明星受到人们的崇拜。更多的德国人将达赖喇嘛而不是将教皇视为楷模。如今,这位藏族精神领袖再次访问德国。西藏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还很少有地区能够象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这样唤起人们的种种幻想。无论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各种不同的族群都在谈论西藏问题。中国宣传机构最常提到的就是将西藏人民从从农奴主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广阔的高原风景及其独特的佛教文化是西藏的魅力所在。西藏令成千上万的人行动起来举行示威。西藏也导致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流亡藏人及其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举行示威,要求西藏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和人权,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谴责西方根本不了解中国和西藏的历史,试图分裂中国。中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遗憾的是,其中位于中国西部的维吾尔族和北部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逐渐被汉人同化,成为汉人占多数和主导地位的地区。

对于为什么西藏总是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德国波恩大学的藏学家施威格做了如下解释:"这显然与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西藏的了解有关。此外,西藏文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文化。至少乍看上去,藏人生活的价值标准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其它国家的价值观完全相反。"

BdT China Björk in Schanghai zu Tibet

冰岛女星比约克在上海开演唱会的时候突然高喊“西藏、西藏”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陌生的国度和居民充满乌托邦式的幻想,渴望了解其秘密。如今,几乎再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够象西藏这样令发达的西方社会着迷。以西藏为题材的小说多达上百部,好莱坞也制作了许多有关西藏的影片。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赫伯乐说:"有一部关于西藏的文学作品,将西藏描绘成世界屋脊的一个和平社会。根据该书的描述,西藏高原的居民完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过着平静,和谐的生活。我相信,这部理想主义的文学作品几乎给所有西方读者留下了西藏是一个远离世界尘嚣的人间天堂这一印象。"

非常了解西藏情况的宾德尔强调,现实中的西藏并非人间天堂。宾德尔出版了有关达赖喇嘛的传记。他说:"西藏也发生过冲突。西藏佛教的各个流派之间就发生过武斗。正是在各佛教流派的暴力冲突中,以达赖喇嘛为首的佛教流派稳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也就是说,直到20世纪,西藏一直实行的是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封建体制。"

Proteste bei Start des olympischen Fackellaufs in London

波恩大学的藏学家施威格也强调西藏曾经是一个封建社会。但是他不愿像中国的宣传机构那样总是对昔日的西藏进行负面报道。施威格说:"在西藏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之间是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并非象中国宣传机构所说的是一个充满阶级斗争的社会,而是一个以喇嘛教作为文化核心的社会。"

中国对西藏的描述则完全不同。中国始终在宣传其军队解放西藏的壮举以及如何给黑暗的西藏农奴社会带来光明。赫伯乐说:"许多中国人对西藏缺乏了解。他们在课本上唯一了解的是西藏曾经是一个封建社会以及西藏历来属于中国。但是对于西藏的风俗和社会状况以及历史,很多中国人都缺乏了解。"

西藏的历史恰恰是争议的焦点。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西藏独立的程度究竟有多大,是一个按照西方的标准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西藏既不象流亡藏人所说的那样独立,也不象北京政府所说的那样,在800年前的元朝就属于中国。藏学家施威格认为明朝时期的汉藏关系明确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尽管中国一再强调明朝时期西藏精神领袖多次遣使前往中国朝廷进贡,以换取册封,但是明朝时期西藏绝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当时西藏既没有驻扎中国军队,也没有向朝廷交税。而这正是评判领土归属之争的重要标准。"

DW.COM

  • 日期 17.05.2008
  • 作者 冯海音(Matthias von Hein)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E1OZ
  • 日期 17.05.2008
  • 作者 冯海音(Matthias von Hein)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E1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