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僵-波鸿科学家研究获成效 | 在线报导 | DW | 13.07.200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老而不僵-波鸿科学家研究获成效

1910年时,德国65岁以上公民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还不到5%。89年后的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几乎16%。根据专家们估计,到2050年,德国近30%的公民年龄将会超过65岁。年纪大了以后,人体的许多功能会自然变差:动作的灵敏性、视力、听力和记忆力等等。有些科学家认为,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其中的一部分能力,即使老年以后,仍然可以得到提高。就触觉而言,德国波鸿的一位科学家就获得了成功。

年龄大了,很多能力都下降了。这一点将得到改变

年龄大了,很多能力都下降了。这一点将得到改变

如同被魔力所控,钢琴家的双手随心所欲地挥舞在黑白相间的钢琴键上。如此灵敏的十指,只能令许多老年人望而兴叹,因为年纪大了以后,他们的双手开始不中用了,即使是很简单的动作,也会变得越来越难胜任了,比如说在面包上抹黄油,或者是系衬衣上的钮扣,等等。

困难的原因,并不总是因为痛风病或者是关节炎。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因为手指的触觉,不再那么敏锐,才使得身体其实还很健康的老年人动手操作不再灵活敏捷。

失去触觉后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每一位曾经在牙科医生那儿打过麻药的人,都会有所体会。德国波鸿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丁瑟介绍说:“一针麻药打下去,腮帮子肿起来,失去知觉,让你连话都说不大清楚了。说不清话的原因并不在于肌肉组织受到了影响,而是因为传感功能受到影响,由此影响到信息的反馈。对手指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局部麻醉手指,那你也系不住钮扣了,即使你的手指肌肉还完好无恙。所以,我们可以逻辑地推理说,提高传感功能,完全有可能反过来提高人们做复杂细活的动手能力。”

丁瑟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触觉,以此提高他们做细活的动手能力。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就可以更容易地独立胜任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手工操作。这位学者坚信,人类的感官具备学习训练的能力,就是年事已高时,这一能力依然存在。他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他请老年人参加一个特殊的训练项目,训练触觉。具体的练习,并不费劲。那些自愿参加训练的老年人,只要随身携带几个小时的训练器就行了。

丁瑟介绍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把小小的、直径大约为1厘米的扩音薄膜用一种胶布贴到受试者的指头上。这个薄膜可以同时刺激位于它下面的那些皮肤触点。这种脉冲刺激,并不激烈,频率大约在每秒钟一下。几个小时之后,受试者感觉两个不同触点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一台改装后的随身听负责生成扩音薄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非常微弱,最终只在皮肤上生成轻微的触摸刺激。对受试者来说,这种刺激几乎是感觉不到的。尽管如此,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试验却带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

丁瑟介绍说:“试验结果表明,就是高龄90岁的受试者,经过3个小时的同步激活刺激,他手指的触觉能力也得到了改善。具体来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把80岁老人的手指触觉能力提高到50岁的水平。”

至于这种提高后的触觉能力,是否也可以改善老年人手指的灵活性,以此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这一点还有待于丁瑟的进一步探讨。不过,这位学者已经通过其它一些试验,发现了触觉能力得到改善的原因。

他解释说:“大脑中分工严格。一定的区域负责处理人体上一定的外表部位。也可以这么说,就是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对应整个人体外表的对应图。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对相应的大脑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测量。”

丁瑟发现,通过有目的地训练食指,大脑中负责食指表面的区域,就会变大,变得更为活跃。这也就解释了受训后的食指触觉能力为什么得以提高的原因。而通过安非他命这种药,也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刺激剂,又可以加强大脑中的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可以更好地改善触觉能力。只不过,丁瑟并不建议在学习训练时,服用安非他命,毕竟,试验结果表明,没有这种化学药剂的支持,人们也可以达到令人赞叹的结果。

这位来自波鸿的科学家在过去的一项研究中已经证明,职业钢琴家手指的触觉能力,确实比常人的要好。他还证明,即使是职业音乐家已经非常出色的触觉能力,也可以通过触觉训练项目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他说:“至于他们接受触觉训练后,可以更好地演奏和练习的做法,包含着什么意义,还有待于静观今后的发展...感觉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不影响到人们后来的行为。”

DW.COM

  • 日期 13.07.2003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3r3G
  • 日期 13.07.2003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3r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