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Interview aus Köln über chin. Frauenfilme

严严2008年5月5日

多特蒙德- 科隆国际妇女电影节上周日结束了五天的角逐。来自法国的女导演Aurélia Georges凭借一部讲述俄罗斯作家七十年代在法国生活的电影获得了电影节最高奖项--最佳导演奖。其中参加展映的14部华语影片,虽然无一获奖,但由中国首位女导演在1962年拍摄的故事片槐树庄,展现了一个被政治化的中国电影时代。德国之声记者在科隆采访了大赛评委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

https://p.dw.com/p/DtiD
苹果也是这次电影节上出现的影片图像来源: 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那个时候的电影是和现实政治的对话,是政治的暴力。所以你在电影中看到的情节,是导演用一个新的故事把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掩盖起来。"北京大学中文系电影历史学家戴锦华教授,在电影一开始就介绍了已故导演王苹在1962年拍摄的这部以中国大跃进时期农村土地改革政策为题材的,反映中国农民在面对土地政策公有制后的矛盾心理。

她说:"电影中矫揉造作的电影语言、政治化的电影内容并没有让德国观众真正感受到电影中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革,而是用他们更多的笑声表达了他们对那个特殊年代下电影艺术的理解。"

当戴锦华教授被问及观后感时,她表示现在再看这样的电影也会让她感到不舒服, 她说:"五十到七十年代,中国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人们是无法用今天的艺术标准来衡量这些电影成功与否。那个时代的两个标准,审美和商业是根本不存在。槐树庄一部典型的电影,可以说是政治化的艺术。"

五十年代随着中国男女在政治、经济、法律上的平等,整个社会结构中也不再考虑性别差异。但是,在真正的家庭生活中其实仍延续了封建社会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在文化方面,传统的性别观念就成了性别政治的象征化。

戴锦华教授认为,和王平一样那个年代的导演只是政治工具的象征, "他们在拍片的时候会遇到麻烦,可和我们今天想象的不一样。导演们没有太多的思想冲突,因为他们当时是屈服于一种政治之下,他们觉得电影中表现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政治,是为自己宣传。"

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的王苹,一生拍了多部具有政治意义的电影。其中,电影"东方红"曾被美国记者认为是一部标志文化大革命开始的电影,而另一部电影"中国革命之歌"则是邓小平时代的正式确立。

在研究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中,戴锦华表示,"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从模仿好莱坞的电影模式,到仿照苏联的电影语言艺术,导致了那个时期中国没有将民族艺术很好的融合到电影工业中。"同时这也是中国电影工业的缺憾:"槐树庄电影中所谓最新的理念就是她尝试将中国民间艺术与中国的戏曲元素融入电影中,但我恰恰认为这一点其实是影片最好的地方,同时也是这部影片最不成功的地方。"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