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来北京开车,可以减少一半交通混乱? | 媒体看中国 | DW | 30.09.200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瑞士人来北京开车,可以减少一半交通混乱?

北京市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惊人,从一百万辆增长到两百万辆只用了六年时间。尽管不断扩建道路,但交通堵塞的状况却有增无减。新苏黎世报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

“ 首先公共交通发展不足给交通规划部门带来了麻烦的结构性问题,地铁和郊区轨道交通没有跟上城市扩张的步伐,公共交通仍然以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为主。中国的城市规划部门如果更多按照日本模式、而不是按照美国模式设计交通,肯定就好多了。快速增长的交通量也造成了对停车场地的需求急剧上升。与皇帝时代一样,现代的北京仍然保留着中心式的城市设计,行政和文化等重要功能都集中在相对小的中心地带,而新开辟的郊区基本上只是睡觉的地方。

中国的道路交通状况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中国人不仅内心以个人为主,而且简直是无政府主义者。往往车辆堵塞看起来无尽头,本来要不了多久就能开上一条几乎空旷的马路。但是总有人在路口大胆调头,一旦成功,就不会放弃前程。若干开车的人也持同样想法,结果就形成了典型的北京线团,大家都缠在其中,难以脱身。我们不禁会想,如果让德语区的瑞士人来这里开车,也许至少能减少一半交通混乱。“

柏林日报的一篇文章也报道了北京的交通混乱情况,更有意思的是文章描述了北京一位姓郑的先生买车前后经历的艰辛:

”经过长期的考虑和计算后,两口子买了一辆名叫夏利的小车。汽车上牌照就费了大事了,郑先生叹气道:‘我请了三天假。’又支付了相当于购车价格四分之一的费用,收到了一大摞发票和证明:工商局的文件认证书、购车税、汽车使用费、安全检查、道路使用费等等。他说:‘当我最后拿到车牌时,我累得已经高兴不起来了。’

郑家夫妇不常开车出去,他们第一次到城里一家餐馆就遭遇了不幸。对初开车的人来说,从乱哄哄的马路开进停车场犹如获救,但一不注意标记,车子就倒了霉。中国首都现在对停车错误惩罚起来铁面无情。如果说官员对豪华轿车和外国人牌照的车辆还有些犹豫的话,一辆停错地方的夏利等于就是请他们拖走。通常拖车部门用粉笔在停车位置留下电话号码。北京很少下雨,但那天郑家两口从餐馆出来时,他们的夏利不翼而飞,郑先生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找到他的车。北京毕竟有时也下大雨。“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