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260309 Tel Aviv 100 Jahre

2009年3月28日

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第二次暴动以来,以色列就把巴勒斯坦人看成威胁安全的因素。从那以后,那里的巴勒斯坦劳动力就逐渐被来自亚洲的廉价劳动力取代。生活在以色列的这些人总数估计已达20万:他们中有当佣人和护工的菲律宾女子,在田野上干活的泰国人,当建筑工人的中国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有的甚至形同奴工。今年迎来建城100年的特拉维夫已经离不开这些人。

https://p.dw.com/p/HKA3
特拉维夫图像来源: AP

晚上9点:斯里萨娜.玛哈特终于下班了。她每天乘坐公共汽车从特拉维夫前往北面的小城赫斯里亚。她在那里为一家人干活:买东西,打扫卫生,照料孩子们,也就是说干所有的家务活,有许多责任。她说,还相当忙,"我很累,这里有一大堆的责任和艰苦的活儿。"

斯里萨娜本来是个老师,在她的家乡-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她教过数学和经济学。但靠每个月300美元的收入,这个33岁的女子几乎活不下去。因此,她于两年前离开了尼泊尔,来到特拉维夫,"那里过日子跟这里几乎差不多贵,那里的政治形势也很糟糕。我这一代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离开了尼泊尔,因为我们在那里看不到前途,所以到这里来了。"

特拉维夫汽车总站附近的一条街甚至叫"马尼拉大街",因为这里中国超市一家挨着一家,有可以廉价打电话到菲律宾去的电话店,有出售不符合犹太教规的猪肉的肉铺。这里是特拉维夫的亚洲民工的集聚地。自从巴勒斯坦人不能再方便地来打工之后,人们乐于聘用来自亚洲的廉价工人,"在家务和护理方面工作的是菲律宾人,在建筑工地上主要是中国人,在农业领域是泰国人。这是出于语言的原因:菲律宾人会说英语,多半受教育程度较高。所以她们被用在这个领域,不光在我们这里是这样。"

特拉维夫工作移民热线的罗姆.列夫科维茨说,现在有约20万名亚洲人在以色列生活与工作。工作移民热线是一个为新移民基本权益说话、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的协会。斯里萨娜指出,问题从一开始就存在,"我来这里前必须先付6千美元。这笔费用越来越高。现在来的人必须支付的数额已经达到了9千。"

谁想在以色列工作,就必须先交钱。签证只能从一家受以色列政府委托的公司那里获得。所以斯里萨娜和其他许多人一样负债累累。罗姆说:"他们在家时每月收入100美元,他们怎么拿得出这么多钱呢?这太荒谬了!经常是一个村子共同出钱送一个人来,而他们就欠下了黑市上高利贷商人的债。"

更成问题的是,签证在很长时间里跟一名雇主固定挂钩。谁失去了这份工作,谁就失去了居留许可:虽然最高法院否定了这种签证做法,但罗姆说,实际上这种事还是不断发生,"谁要是不想干了,比如因为工资太低或者受到了恶劣待遇,他就失去了居留许可,就变成了"黑人"。雇主随时可以用报警来威胁:要么你满足于300美元,要么你就得进监狱!"

因此,许多外来工是合法地到以色列来,却在后来实际上成了"非法居留者"。由是出现了这么一个荒谬的矛盾:以色列一边在招聘外来工,另一方面在遣送他们。而中介公司们从中渔利,因为每入境一个人,这些公司就能赚一笔钱。

为此,热线的维权人士呼吁:"不能让居留权取决于雇主。不一定非要在某处工作。这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一种基本权利。这样才能让人们有别于奴隶。"

斯里萨娜是幸运的:她得以成功地跳槽,并且对现在所在的家庭感到满意。6千美元的中介费她也已经支付了。但是,她在以色列并没有找到新家乡的感觉,"我爱尼泊尔!我当然想回尼泊尔去!赚够钱后,我要回去。我要在那里当社会工作者,帮助处境糟糕的人。我想为他们做一些事!"

作者:Ina Rottscheidt / 平心

责编: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