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斯贝格尔:德国战后摄影艺术大师 | 文化经纬 | DW | 12.05.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海德斯贝格尔:德国战后摄影艺术大师

海因里希.海德斯贝格尔这个名字,与德国"大众汽车之城"-沃尔夫斯堡的关系密不可分。1906年出生于今天"奥迪汽车之城"-因戈尔施塔特的摄影大师-海德斯贝格尔,于2006年百龄诞辰之前不久,在沃尔夫斯堡去世。现在一项名为"回归腾飞-1944至1973海因里希.海德斯贝格尔作品回顾展"正在"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盛大展出。

海德斯贝格尔作品展

海德斯贝格尔作品展

60年代初,五十多岁的摄影师海德斯贝格来到了沃尔夫斯堡,因为那时该市市政府正在寻求一位能将沃尔夫斯堡正在起飞的工业技术发展,以图像具体呈现出来的艺术家。曾在巴黎随大师费尔南德.雷格尔学画,并爱上摄影艺术的海德斯贝格,就此展开了利用摄影机捕捉和记录这个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轨迹。“我在沃尔夫斯堡市政府举办的这项摄影活动中,也将大众汽车制造厂从里到外收录在镜头里。”

Heinrich Heidersberger Ausstellung in Wolfsburg 2

这是海德斯贝格当年的一段访谈录音。直到2006年去世为止,他没再迁离过沃尔夫斯堡。他的摄影作品,如实体现了沃尔夫斯堡这个工业化城市的具体面貌,如:加油站、灰蒙蒙的天空,以及仲夏时节大众汽车公司游泳池畔跳水台的景观等等。他作品的画面平实、清晰、客观,特别是在云层变幻无穷的背景下,充满了超现实的艺术效果。人们对这些图片都不感到陌生,但没人知道作品的创作者是谁。

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总共展出170张海德斯贝格精彩绝伦的黑白摄影作品,可说是艺术家生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直到晚年,海德斯贝格都没有中止创作活动,尝试新的摄影技巧和进行图片的加工处理。他的建筑摄影作品已透出新世代摄影艺术的发展雏形。

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馆长布吕德林表示,海德斯贝格摄影创作的主旨并不纯粹在于记录物事的实体真相,而是对摄影目标进行诠释。他说:例如这幅"发电站",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完美结合:一方面,他务实而具体地表现出,这个庞然大物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发电站建筑种类的样板;而另一方面,利用控制摄像机曝光时间的手法,使画面模糊,从而使掠过发电站的层层云雾有如梦幻般的朦胧飘逸:两者合而为一,就生出一种难以言宣的神秘感或超现实的美感。

Kleid aus Licht 1949 Heinrich Heidersberger

光与影织成的衣服

工业样板城市-沃尔夫斯堡,是纳粹时期的产物,它提供摄影师们众多取景的目标和角度,其中最受海德斯贝格偏爱的,是那些足以反映该市由一个乡村小镇蜕变成工业重镇的景点,例如草地上一小群马匹的后面,是停放着大众汽车的停车场,而背景则是朝着灰暗的天空,吐出缕缕浓烟的巨大建筑工地:那是大众汽车厂正在修建中的,占地好几平方公里的厂房工地。

海德斯贝格不厌其烦地从各种角度、各种场景重复拍摄着大众的经典产品-金龟车:例如正在车间加工、装配,停放在停车场上或装载上货运火车的车辆等等。海德斯贝格并不是大众汽车的专用摄影师,但他对现代化加工技术深感兴趣。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馆长布吕德林说:“他作品中的人物与汽车加工机器的律动同步,上下班进出工厂工人的步调行动千篇一律,隐约透露出艺术作品画面之后的批评意味。”

这项纪念海因里希.海德斯贝格的摄影作品展览会,不仅回顾了沃尔夫斯堡60年代工业腾飞的发展史,同时也展示了这位对公众场合却步,习惯于独来独往艺术家的多方才华。他的系列作品"光线衣装",将图形透过光线打在人体不同的结构部位,十分素雅清谈;此外,他对纽约城市观感的展现,以及自己发明的光谱律动摄影技术,成为后来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先驱。这一切再再体现出了海德斯贝格在摄影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在这一领域追求创新的不懈努力。

  • 日期 12.05.2008
  • 作者 Susanne von Schenk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DxMA
  • 日期 12.05.2008
  • 作者 Susanne von Schenk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Dx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