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泽林视点:向香港学习

2017年6月29日

香港已回归中国20年了,承认"一国两制"同时也制造了香港尤为特立独行的新一代,对北京而言,是时候了。

https://p.dw.com/p/2fZZR
China ICC Hochhaus in Hongko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的改革巨人邓小平当年曾向英国做出保证,香港将"跑马照样跑, 要跳舞照样跳。"那时,英国还没有把香港还给中国。

尽管有这类示好的言辞,香港在1997年的上半年还是因担心而社会高度紧张,7月1日这天,前英国殖民地香港就要回归中国。它们之间,隔着两个世界,155年的历史,走过的道路毫无共性可言,而现在,他们却要合为一体了。

共产党统治下,逃到香港的大陆人数十万计,虽然不能说流亡海外,但他们却可以申请到第二本护照,当时加拿大的温哥华市甚至有了戏称"香哥华"。

留下的人当中,一部分充满了对变化的期待,另一部分则心怀忧虑。其中的一些人似乎看到天安门事件即将发生在香港的天边,当然,这些都夸张得无边。回归后,香港的经济似乎没有顾及到新主人的出现,依然如故,没有变好,但也没有变坏。只是政治上越来越棘手了。

香港没有没落,或者说衰败,没有出现许多西方观察家担心的现象。这要归结"一国两制"这一模式,这也是邓小平极力推行的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他用这句口号保证香港在未来50年内,继续行走在资本主义的特殊道路上,使用自己的货币、自己的税务制度以及独立的司法体系。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那时,中国领导层希望向香港学习,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中心。今天,人们可在深圳和上海看到最具香港特征的设施,但它们都还无法超越香港。像以往一样,香港仍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枢纽之一,比如,它的股市,仍是中国唯一一座国际顶尖股市,毫不逊色业界其它强手。

"一国两制"的妥协理当包括香港的新闻与集会自由。每年的6月4日,香港都会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纪念活动,用烛光悼念当年天安门的死难者。这在中国大陆完全不可想象。在香港,没有人阻止他们的行为。

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各种迹象显示,北京对"一国两制"的解释同许多香港公民迥然不同。北京认为,香港属于中国,因此得遵守中国的游戏规则。许多港人对此的理解却是:一个制度不能干预另一个制度。

遗憾的是,回归条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留下了空间。

尤其许多年轻港人认为,过去5年里,在特首梁振英的领导下,大陆的影响力越发膨胀。许多人感觉到,亲北京的精英占取了太多的好处,将媒体和房地市场变成自己的傀儡。从不满的这群人中,爆发出"占领中环"运动或称"雨伞革命",他们要求直接选举特首的抗议活动持续了79天之久。

港府希望通过时间来软化这一议题,因此没有举行对话,也没有协商妥协方案。此后双方的激烈交锋在所难免。不过同时应该看到,大部分香港人,一如既往,继续作着他们的日常生意。

习近平本周末前往香港访问时,将会遇上香港年轻人举行的抗议活动,原因之一是,习近平也将出席林郑月娥就任特首的宣誓仪式。

这名由一个委员会选出的女政治家,被香港年轻一代看作是北京利益的代表。宣誓就职的日子,象征性地被安排在香港的回归日,在反对派看来,不啻是一种挑衅。

目前已很明朗,即便是在今后,"一国两制"的框架中,也不会安排直接选举特首。这将是习近平装在提箱里、发送给泛民派的信息。不过,世界上最老牌的民主国家英国,也从未思考过在香港举行直接选举。

中国共产党虽然希望借香港学到怎样从事市场经济,但显然对在香港搞民主试验不感兴趣。遗憾的是,拥有700万居民的香港,以及它举行和平抗议的年轻一代,恰恰是再理想不过的试验田。理由很简单,年轻人对香港的发展现状不满,他们提出的问题,大陆年轻一代早晚也会提出,况且在一些大城市,某些问题已经提出。这些问题涉及身份认同,同地位、职业成就、消费以及共产主义无关。

在香港,如果中国政府走近青年运动,至少同那些支持在中国境内改变香港的年轻人交流,应能学到很多东西。

因为对北京而言,香港的独立是不可谈判的,就像在德国,巴伐利亚或者柏林的独立不可进行谈判,是一个道理。

但北京不会去这样做。由此可以预见,习近平主席访问香港,将很遗憾的,将什么也改变不了。

 

本文作者泽林20多年来生活在北京。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