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凶手”的俄罗斯女记者遇刺案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6.11.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没有凶手”的俄罗斯女记者遇刺案

2006年11月17日,对克里姆林宫持批评态度的俄罗斯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被神秘杀害。整整两年过去了,莫斯科开始对该案件进行审理。然而,坐在被告席上的并不是真正的嫌疑犯,而是三名同谋,其中包括一名身份不明的情报机构官员。真正的凶手和幕后的主谋却仍然逍遥法外。被害的女记者的同事们担心,恐怕这个案件永远不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了,德国之声俄语部记者报导如下。

Anna Politkovskaya已经遇难两年多了

Anna Politkovskaya已经遇难两年多了

2006年10月7日,俄罗斯《新报》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在位于莫斯科的住所的电梯内被枪杀。这是一次预谋已久、策划缜密的刺杀行动。据调查人员透露,持枪行凶者及其同犯之前都曾多次出现在事发现场。寓所走廊的监控录像显示,有一次这名杀手甚至还礼貌地把门打开,让女记者通过。

这场凶杀案震动了全世界。俄罗斯国内外都有很多人要求尽快对此案进行独立调查。俄罗斯人权活动人士、反对派成员还有被害的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的同事都认为这是一场政治谋杀。因为这名女记者关于车臣地区损害人权和腐败问题的报道,让莫斯科的掌权者大为光火。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否认了这些指责,"这位女记者确实对俄罗斯政权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但是,她对于国家内政生活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谋杀这样一个人,一个女性,一位母亲,这种血腥行为本身就是违背国家执政原则的。谋杀她给政府造成的危害可要比她的批评性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得多。"

克里姆林宫表示,有关机构正在努力调查案件真相。然而,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的同事们并不认可这一说法,他们开始单独进行调查。同时他们也表示愿意与国家检察院合作。直到十个月后,初步调查结果才得以公布:2007年8月,11名嫌疑人被逮捕,其中好几个都来自车臣,还有来自俄罗斯情报机构联邦安全局的工作人员。

由于涉嫌人员中也包括警察和情报机构人员,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的同行们希望,调查机构能够真正做到铁面无私,把所有罪犯都绳之以法,不管他们拥有怎样的地位。但这种希望渐渐也破灭了,因为坐在被告席上的只有四个人,三个车臣人-哈奇库尔巴诺夫及玛姆多夫兄弟俩-被指控为谋杀案从犯;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联邦安全局中尉拉古索夫有罪。

他也被送上审判庭的原因是他参与了哈奇库尔班诺夫犯的另一起勒索钱财的案子,而这个案子和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的案子同时审理。枪杀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的嫌疑人鲁斯塔姆·玛姆多夫仍然通缉在逃,而幕后主使的身份至今不明。参与调查波利特科夫斯卡娅谋杀案的俄罗斯记者协会代表伊果尔·雅克文科认为,俄罗斯政府不想找到该案的主谋。他说:"不管是警方的调查,还是记者的独立调查,都要遵循一定规则进行。参与调查的都是专业刑侦人员,记者同行对于他们的工作本身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政府领导层设定了界限,这些调查人员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调查根本谈不上独立客观,因为从一开始这个案子就被设定好了调查方向。"

调查所指的方向是西欧。对于犯罪动机,目前还没有一个官方的正式说法。但俄罗斯国家总检察院检察官居里·察伊卡表示,是有人利用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的死来给俄罗斯制造不安因素,这些人希望"复辟过去的政治体系,回到金钱和寡头掌握一切的时代"。然而这名检察官拒绝给出更具体的表述,只是透露幕后指使者生活在国外。

不过,从俄罗斯媒体报道中,人们可以轻易猜测出背后暗指的名字--他就是流亡在伦敦的金融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而克里姆林宫也很乐意把另一桩命案算在他的头上--那就是前克格勃上校、曾强烈批评普京的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的案件。要想找到真正的主谋,并且将其绳之以法,恐怕只能是奢望了,俄罗斯记者协会代表雅克文科说:"要么就是现在被送上被告席的只是一些从犯,这些人虽然参与了案件,但却不是主谋。要不就是克里姆林宫和法院达成了某种默契,法院按照克里姆林宫的意愿,证实这些嫌疑犯的罪行,而法院可以由此得到相应的好处。"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 日期 16.11.2008
  • 作者 Tatjana Petrenko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FuCb
  • 日期 16.11.2008
  • 作者 Tatjana Petrenko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Fu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