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欧盟解禁对华军售更多是象征意义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5月7日

15年前,欧盟做出对华武器禁运的决定。如今中国总理温家宝出访欧盟,争取取消对华武器禁运。中方提出的理由是,武器禁运基于冷战思维,如果欧盟想和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当然不能再顽固坚持武器禁运。而西方支持继续对华武器禁运的一派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依据。德国之声为此采访了中国问题专家瓦克女士。

https://p.dw.com/p/50qt
温家宝游说普罗迪图像来源: AP

去年秋天起,欧盟内部开始酝酿取消已持续近15年的对华武器禁运。这项动议是由法国提出的,其它国家也随之附议。联邦总理施罗德去年12月初访华时表示,他将致力于取消对华武器禁运,而此前11月中欧首脑会议时就能听到类似言论。

但2003年12月中举行的欧盟峰会上,与会者并未能就此达成共识,而只是决定将解禁问题交给专门委员会去讨论研究。欧洲议会更是在12月18日发表的决议中明确表示,鉴于中国国内违反人权的现状以及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欧洲议会反对取消对华武器禁运。但欧洲议会在这个问题上只有建议咨询的资格,最终的决定权在各国政府手里。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反对取消禁运的国家在此期间似乎也开始改变看法,例如丹麦就表示,如果中国在尊重人权方面取得进步,就同意取消禁运。

中国政府在2003年10月发表的首份对欧盟外交政策中明确呼吁欧盟取消禁运。中方认为,制裁的理由早已过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禁运是冷战的产物,它会对中欧关系造成很大影响。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中国军备进口的绝大部分就来自俄罗斯。进口的产品包括战斗机、潜艇和驱逐舰。据估计,俄罗斯对华军售总额1999年到达15至20亿美元,而1990至2002年的军售总额则介于70至190亿美元之间。因此,即使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中欧军备贸易对中国来说会扮演多重要的角色还是个问题。德国科学和政治基金会亚洲问题专家古德龙.瓦克博士说:“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将主要具有象征意义。中国对此深感兴趣首先因为这将是一个信号,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即使不从欧洲进口武器,解禁也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

中国在此期间已表示,即使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在实际操作中也不会产生多大变化。中国副外长张业遂3月初访问布鲁塞尔时保证,中国不准备大规模增加军备进口,并且尊重欧盟有关军售的行为准则。中国试图以这种方式消除欧盟成员国内心的顾虑。中国政府担心,随着欧盟实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展,25个成员国将更难在取消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达成一致。

欧盟认为,即使取消对华武器禁运,也仍将有一系列相关决议对武器出口加以限制。瓦克女士说:“除了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外,每个成员国国内又对武器出口有不同规定,而欧盟的武器出口机制则更为严格,这首先涉及到1998年颁布的欧盟武器出口行为准则。欧盟成员以及入盟候选国均有义务履行这一准则,它是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我认为,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不会令现实情况产生多大改变。”

美国坚持欧盟不应取消对华武器禁运,认为假如欧盟做出相反的决定,可能会给跨大西洋关系造成紧张。欧盟则认为,美国对于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后欧洲国家会不加限制地向中国大量出售武器的担忧是多虑了。欧盟武器出口行为准则包括在颁发武器出口许可时必须满足的8个条件。而在对华武器出口问题上,首先有两个要点得不到满足。

第一点是人权状况。国际组织目前仍然认为中国的人权状况不能令人满意。欧盟去年10月发表的对华战略中称,中国目前的人权状况与国际通行的标准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具体来说,中国目前尚未批准联合国公民权和政治权公约、强迫犯人劳动、频繁使用死刑,以及不能保障言论、宗教和结社自由。欧盟与中国在人权领域的对话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点则涉及地区安全问题。一谈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台湾问题。中国大陆目前针对台湾部署了大约500枚短程导弹。台湾3月20日总统大选之前,北京政府表现出与以往相比明显克制的态度。虽然如此,北京仍威胁说,如果台湾总统陈水扁的言行超出底线,也就是说宣布独立,北京将不惜一切代价予以还击。欧盟认为这一立场对地区安全构成了威胁。

因此,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目前仍存在障碍,能否取消禁运不仅与中方是否会转变立场有关,同时也要看欧盟对中国内部发生的变化如何评价以及用什么样的措辞来对取消禁运自圆其说。即使取消禁运的步骤由于欧盟的扩展而被推迟,也并不排除欧盟在年内做出解禁决定的可能。欧盟将由此不仅向中国,同时也向美国发出一个政治信号,那就是,欧盟认为,中国实力的增强并不自动意味着对西方安全利益构成威胁。在这一点上,欧盟与美国持不同看法。而这有可能导致跨大西洋关系再次出现动荡,但它却将明确向中国人表明,欧盟2003年10月制订的对华战略是严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