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防空洞“重见天日” | 文化经纬 | DW | 20.07.200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柏林防空洞“重见天日”

将近50年的时间,柏林二战时的防空洞沉睡在不见天日和没人理睬的状态。直到1997年,一个相关的协会组织才首次捻燃了柏林韦丁城区地下防空洞的灯光。义工花了1千多个小时打扫、清理,才将防空洞初步整理出来,供人们参观。这项努力如今证明很值得:去年开始一到夏季,柏林"地下世界"协会就带领团体组织参观当年的地下防空洞。

今日柏林

今日柏林

防空洞的入口非常隐蔽,只有一个简单的大铁门。每天从门前走过的行人,决想不到铁门后面隐藏着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天地。参观游客的35双眼睛,紧盯留着金色短发,身穿着一件霓虹桔色背心的年轻导览员。他右手拿着一个大手电筒,左手用钥匙打开了沉重的铁门。

大门刚关上,四周就笼上了一种沉重氛围:显得有点儿不安的参观游客都纷纷紧跟在导览员沃尔夫朗的身后。32岁的沃尔夫朗,本身学习的是木工专业,但因为对二战历史的兴趣和爱好,而在几个月前成了专业历史导览员,"防空洞"就是他的新工作岗位。沃尔夫朗为参观者讲述二战历史故事,试着转移注意力,降低他们对这个"地下世界"所产生的陌生和不安情绪。他用手电筒照着60多年前留在墙上的字迹。门上写的 "女士-Abort"和"男士-Abort"是什么意思啊?"是厕所! "

"历史事迹"随着沃尔夫朗的娓娓叙述,就从这种小事上点点滴滴地透露出来。西方世界通用的厕所一词,如英语的"WC",或法语的"Toilette",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当然禁止使用。沃尔夫朗指出: "当时我们正在跟这两个国家打仗,此外,纳粹政权正致力恢复德语的纯日耳曼化,也就是说,要清除所有外来语。"

参观者跟着沃尔夫朗通过地道,再下一段梯阶,就看见玻璃橱柜里展示的各种防毒面具,从婴儿尺寸到马匹用的大型面罩等一应俱全。在一个小间里,沃尔夫朗请大家坐在狭窄的长条木凳上。当时躲避空袭的民众,就这样坐在防空洞里。

沃尔夫朗描述当时防空洞里因没有通风设备,空气越来越稀薄。参观游客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空袭,但都听爷爷、奶奶说起过当年噩梦般的防空洞经验。索非亚说:"想想看,大家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外面炸弹轰炸,多可怕呀。听奶奶说,她那时也蹲过地窖和防空洞。只要空袭警报一响,大家就跑进了防空洞。"

就像柏林战后渐渐从废墟里站起来一样,从前的防空洞现在也应该重见天日。1997年柏林"地下世界"协会向柏林市政府租借了防空洞,经整理后,开放给民众参观,现在登记参观的人越来越多。

沃尔夫朗带领访客来到了防空洞消防站。每次空袭过后,防空洞的进出口都会被尘土瓦砾堵住,必须加以清除。沃尔夫朗说:"消防员手上拿着铲土工具坐在这里。但当遇到停电,大伙儿必须离开这里的话,可就遭了,因为什么都看不见,大家会互相践踏碰撞,手上的工具还可能伤到别人。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在墙上涂了一种物质。"

沃尔夫朗把灯关上,但屋里并没有暗下来,原来墙壁涂上了一层磷。直到今天,磷光仍然照亮着室内。这是柏林"地下世界"协会导览活动中,最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协会重新拾回了过往历史,并生动地将它呈现在现代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