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有望突破的中印边界第三轮会谈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7月26日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第三轮边界会谈,今天(26日)起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这次受到国际间特别关注的边界会谈,与以往相比有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随国大党新政府的上台,印方代表由中国问题专家米什拉换为资深外交家J.N.迪克西特,为外界评估中印关系未来走向的增加了许多联想。

https://p.dw.com/p/5MCH
瓦杰帕依去年中国行启动边界会谈图像来源: AP

主持此次会谈的中方代表仍是副外长戴秉国。印方谈判代表,是78岁的J.N.迪克西特,在今年5月印度大选结束后就任印度国大党新政府国家安全顾问。此前他担任过一系列热点地区的大使,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作为第一任大使随军进入孟加拉。1994年他从外交部长的职位上退休,但以其国际事务专栏作家和国会党团外交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对印度外交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影响。在印度国内,迪克西特以实用主义的风格闻名。

中印关系这两年迅速升温,直至展开三轮边界会谈,应该与印度的这种实用主义转变密切相关。中印间边界问题可以追溯到1962年发生的那场短暂但血腥的边界战争。之后,两国关系一直冷淡,在边界上也时有冲突,在1981年到1987年间举行的八轮边界会谈未取得任何突破。冷战结束后,两国边界关系出现缓和。两国政府先后举行了14轮会谈,并取得一些难得的成果,于1993和1996年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界实际控制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过去两年间,中印关系同样感受到911事件的余波。911和”反恐“改变了南亚地缘政治,中印两国开始正视边界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由来已久的争端。具体来说,虽然两国都声称边界问题没有第三者的因素,但911后巴基斯坦在国际反恐中的地位凸显、美巴关系改善,印巴关系也随之缓和,为中印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去年底,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多次表示,反恐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不是传统的印巴关系将成为巴基斯坦的安全战略重心。

中国自己在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后,也开始调整战略,寻找中印巴三角关系新平衡,因而对911后对恐怖主义的共同战略利益下,背后对印巴缓和贡献颇大。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也改变了中国在印度舆论的传统认知。这种背景下,民族主义的政治强人瓦杰帕依因而可能首先打破印度的政治禁忌,将边界问题推上政治台面。此前从1981年12月到1987年11月,中印间曾经举行了八轮边界会谈,但瓦杰帕依去年6月访问中国时,启动并确定了去年十月和今年一月举行的两次中印边界谈判。

所以,与以往不同,新的三轮边界会谈,中印两国的立场终于都变得比较”现实“和“实用主义”,这当然有助于双方在现有边界实际控制线基础上重新确立边界,而不是纠缠于历史纠纷。中印的共同边界有2000公里长,分东、西、中三段。西段边界,争议面积有3万多平方公里,主要为中国控制;中段有争议地区2千多平方公里,并涉及中国对锡金的承认;东段边界长1030公里,涉及争议面积9万平方公里,即印度现在的阿鲁纳恰尔自治邦所在地,也是1962年战争主要争夺的地段。

这一轮新的会谈,有消息说,将深入讨论前两轮会谈中提出的知道原则。由于两国的务实态度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国际社会对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抱以极大期望。去年10月在巴厘岛举行的温家宝和瓦杰帕依会面前,锡金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页的名单上消失。去年11月,印度海军编队第一次访问中国港口,并举行联合海上演习;之后,一个高级陆军代表团访华并首次进入西藏。上月在青岛的亚洲外长会议上,中国外长李肇星和印度外长那瓦-辛格发表共同声明,中国正式放弃承认锡金,换取印度不支持西藏独立,并在边界争端问题上寻求“公平和互相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尽管如此,中印两国间的边界纠纷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去年7月间,双方再次互相指责对方武装人员越界,中国边防军将印度一支十几人的巡逻队缴械后遣返。两国边境地区至今仍然处于高度紧张的武装对峙状态。对两国政治家来说,互相妥协也许是容易的,但若要说服各自的人民和军队接受边界现状,却绝非易事,这一点决定了新德里的第三轮会谈恐怕不太可能取得什么出人意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