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二十年前上台,世界大变样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3.03.200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戈尔巴乔夫:二十年前上台,世界大变样

俄罗斯科学院的一份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俄罗斯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生活比改革前有了改善。28%的居民甚至表示,他们的生活今不如昔。不少人由此而抱怨苏联的最后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

1989年10月7日,戈尔巴乔夫(前排左三)与东德最高领导人昂纳克(前排左四)在柏林庆祝东德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

1989年10月7日,戈尔巴乔夫(前排左三)与东德最高领导人昂纳克(前排左四)在柏林庆祝东德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

就在二十年前的今天,戈尔巴乔夫登上了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利巅峰,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行动。他是一段历史传奇,他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有资格进入历史史册,而人们对他的评价至今褒贬不一。二十年前的今天,随着戈尔巴乔夫抵达仕途的巅峰,苏联及整个东欧集团的分崩离析就此开始。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这不仅是苏联共产党最高领导层的一次更新换代,也是苏联一场政治变革的开始,这场变革最终结束了东西方冷战,也将苏联一步步引向解体。

戈尔巴乔夫这位来自北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上台伊始就明确表示,一切不会再象过去那样。他说,国家需要民主,就象人需要呼吸空气一样。仅几个月里他就免去了几十名部长和党内高官的职务,为拯救处于崩溃边缘的俄罗斯经济,他修正了国家的发展路线,并开始推行一系列社会改革政策。“透明“和“改革”是当时十分新颖而又众人皆知的口号,它成了戈尔巴乔夫时代的标记。

戈尔巴乔夫实行改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彻底推翻社会主义。相反,他希望由此给社会主义制度带来勃勃生机,将这一体系变为一种卓有成效的社会制度。他曾说过:“我们并不是要脱离社会主义。我们不但不会背弃它,而且要赋予它一个新的品质,开发它的大量潜能。”

当年的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被证实是一种失败的体制,苏联在政治上受到国际孤立,贪污腐败渗透到党的整个肌体当中。面对这种局面,戈尔巴乔夫这位共产党的总书记决心改革国家和社会体制,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并实行透明的信息政策。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戈尔巴乔夫一直没有放弃共产党一党专制的原则。

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戈尔巴乔夫主张推行缓和与裁军路线。1988年开始,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随着国防预算的缩减,俄罗斯的武器和士兵相继从前东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撤出。让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戈尔巴乔夫还曾在1989年呼吁前东德领导人昂纳克进行社会改革。他说,“谁开始的太晚,就会受到生活的惩罚”。当年的东德对俄罗斯的改革进程并没有任何好感。东德领导人昂纳克认为,苏联正在摈弃社会主义。他坚定地表示:“我们会永远向前走, 决不后退。”

就在这句话说过后不久,统一社会党领导的东德政权彻底垮台,两德统一正式提上了日程。在与当年的联邦总理科尔在克里姆林宫会晤时,戈尔巴乔夫对两德统一开放了绿灯。

几乎就在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五年后,即1990年3月15日,戈尔巴乔夫成为首任苏联总统。但他在总统的这个职位上并没有停留多久。1991年夏季,反改革派策动了一场政变,虽然这场政变在戈尔巴乔夫的竞争对手叶利钦的干预下以失败告终,但苏联这个帝国的大厦却已经开始倒塌。波罗地海三国-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其它加盟共和国起而效仿。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从此寿终正寝,不复存在。

曾经得到戈尔巴乔夫大力提携的叶利钦颁布命令,要求搁置共产主义者在俄罗斯的所有活动,此后的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职务。

在西方,戈尔巴乔夫至今仍就象超级明星一样,继续得到人们的敬仰和钦佩。1990年戈尔巴乔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相反在俄罗斯他的名声一直不佳。不少人认为,他应当对国家经济走向衰落负责。

戈尔巴乔夫的顾问雅科列夫在回顾往事时说,戈尔巴乔夫当年应当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更勇敢一些。他说:“我们当年追寻的目标是,对社会进行革命性改革,并将国家从极权主义引向民主体制。”

数年前戈尔巴乔夫成立了一个致力于政治问题和生态项目的基金会。如今他在国际会议上仍是受人们热烈欢迎的讲演者和尊贵的客人。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本站网址:

www.dw-world.de/chinese

  • 日期 13.03.2005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Mdh
  • 日期 13.03.2005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6M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