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迎合中国顾客的“特殊诉求”

雨涵摘编2016年9月8日

中国汽车市场始终是德语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德国汽车制造商都把那里视为行业未来的聚宝盆。《商报》分析了中国汽车购买者与西方之间的区别。此外涉嫌种族歧视的国航杂志也受到了《法兰克福汇报》的关注。

https://p.dw.com/p/1Jybf
China Auto Show Peking Internationale Automobil Ausstellung 2016
2016北京车展一角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Hong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商报》(Handelsblatt)近期派出记者与德国中小企业代表团一道赴中国参观。这已经是类似活动的第三次举行。这次他们走访了河南、北京和上海,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观察到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该报周三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中国人购买汽车时对身份象征的考虑,以及公务用车改革对德国汽车尤其是高档汽车造成的影响。

北京从2015年开始压制国内的奢靡之风,而奥迪受到的打击则尤为沉重。"过去曾经是最受欢迎的政府官员专车品牌的奥迪,早已经失去了这一光环。国家公用车辆已经不再订购德国车。中国的决策者现在希望看到的,是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政府希望,提高'绿色'车辆所占的比例。因为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统计,汽车尾气污染要对这座城市的空气污浊负25%的责任。"

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之下,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的确实现了繁荣:2015年,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统计的中国电动汽车总量为30.6万,而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就猛增了123%。中国已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商报》的文章分析道:"原因之一是:电动汽车在大城市可以优先得到上路许可。因为和德国一样,中国城市的交通密集程度也是一大问题。在慕尼黑,车辆平均行驶速度能够达到32公里的时速,而在北京,堵车时可达到的平均时速仅有17公里。"

Audi A6 in China
奥迪A6曾经是中国最受青睐的公务用车之一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而德国汽车制造商仍然立志要在中国的巨大市场争取分到一块"大蛋糕",在这方面德国品牌充满自信,因为中国人对德国车的热爱程度始终不减。"在买车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常常是形象地位。在中国,日益增加的数字化趋势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未来的汽车不仅仅要有卫星导航功能和优质的音响设备,它最好在出厂时就已经安装了智能软件,可以使用像微信这样的日常应用程序。而尤其在高档车领域,德国车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顾客在购买的时候常常考虑的是能够向自己的邻居、同事和亲戚彰显自己的成功。……而宝马、奔驰和大众作为德国汽车的三大招牌,始终在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与德国乃至欧洲消费者相比,中国汽车买主除了更"爱面子"之外,对汽车科技装备和娱乐设备的要求也十分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汽车买主与西方国家相同类型车的购买者相比要明显年轻得多。比如在中国,奥迪车驾驶者的平均年龄是35岁,而在德国则是50岁。"

中国人又惹上了"种族歧视"的官司

《法兰克福汇报》(FAZ)网页版则注意到中国国航航班上供乘客阅读的《中国之翼》杂志惹上的一桩"官司"。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美国财经资讯电视台CNBC的制片人Haze Fan在国航班机上阅读其中英文双语杂志发现一段话:"到伦敦旅行很安全,但有些印巴聚集区和黑人聚集区相对较乱。夜晚最好不要单独出行,女士应该尽量结伴而行。"这是该杂志一篇介绍伦敦旅行常识的文章里的一段。Haze Fan将有关图片发布在推特上,并向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提问,问他对此作何感想。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强烈反应,不少人对国航提出抗议,尽管后来该航空公司做出了收回相关杂志、解释道歉的回应,但是仍然未能平息舆论。

《法兰克福汇报》记者对此分析道:"中国人口超过九成都是汉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出现引发种族主义行为的事件。然而,种族歧视的确是存在的。英国《每日电讯报》引用的一位中国政治学者甚至认为,种族歧视在中国十分普遍。这位学者说,许多中国人认为黑人是'脏兮兮而且具有危险性'的。这在另外一个例子上也得到了印证:今年5月俏比洗衣溶珠的厂商就不得不为一则广告视频出面道歉,因为视频中一个黑人小伙子被漂亮姑娘塞进了洗衣机里,洗完之后从机器里走出来的是一位白净的亚洲小帅哥。这段视频被一些人称作'有史以来最具种族歧视色彩的广告'。"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