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贸易战和体制竞赛,西方都是输家? | 媒体看中国 | DW | 17.03.2018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贸易战和体制竞赛,西方都是输家?

特朗普要对中国开启贸易战,这是否会严重损害美国自身利益?纷纷向北京示好、赞叹中国政府高效率的西方商人,会否让西方最终输掉这场自由与专制之间的体制竞赛?本周的德语报刊评论版关注了这些话题。

Die ersten 100 Tage der Präsidentschaft von Donald Trump Donald Trump und Xi Jinping

2017年4月,特朗普与习近平在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会晤

(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出版的《日报》以"特朗普惩罚他的最大金主"为题,刊发头版社论指出,中国现在持有1.15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券,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行为,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朗普要对进口钢铁及铝材征收惩罚性关税,这还只是开端。相比他对中国的计划,美国总统现在计划对欧洲人采取的措施,不过是九牛一毛。特朗普打算对价值至少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还有消息称,涉及的中国商品价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这将是国际双边贸易史上的规模最大的关税惩罚。中国政府暂时还比较轻松地看待美国总统的这一表态,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朗:北京不会毫无反制地接受特朗普的惩罚关税。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打算针对美国进口玉米以及大豆征收惩罚性关税。位于艾奥瓦、印地安那、伊利诺伊、俄亥俄等农业大州的特朗普选民将会受到反制措施的冲击。"

"飞机制造商波音也有可能受到中国反制措施的影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民航飞机销售市场,中国航空公司今后将全部订单转向欧洲空客也不是什么难事。况且,中国政府控制着中国航企的大多数股权,向谁订购飞机往往会考虑政治因素。"

"特朗普以为,惩罚性关税能够让工厂以及就业岗位回流美国。但是现实极有可能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中国握有更为有效的把柄。"

"目前看来,特朗普依旧没有想明白美中两国爆发贸易战的最大问题: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总是伴随着资金的反向流动。这是非常简单的贸易逻辑。具体而言:美国购买中国商品,并且用美元支付;然后,中国再将这些美元的大部分用来购买美国国债,给美国提供贷款。中国的大部分贸易顺差,都用于投资美国债券。现在,中国债权人已经持有1.15万亿的美国国债以及其他债券,因此是美国的最大金主。"

"如果因为惩罚性关税而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减小,特朗普政府的最重要资金来源也会缩水。对于国债总额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的美国而言,这将造成不小的冲击。"

China Präsident Xi einstimmig im Amt bestätigt

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以全票连任国家主席,开启其第二任期。

DW.COM

维也纳出版的《标准报》刊登了一篇由德国政治学家戈尔拉赫(Alexander Görlach)撰写的客席评论。题为“中国挑战西方”的文章指出,本周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正在决定今后几十年中国乃至的前进方向。国家管控一切,还是坚守自由原则?西方国家似乎并没有为这场体制竞赛做好准备。

"在西方,许多人都赞叹中国的效率以及执行力。这些人认为,只要中共当局一朝觉醒、意识到电动汽车有利于保护环境,几天后就会颁布政策并立刻实施。在赞赏者眼里,由一群老人组成的中共领导层就是一个非常敏锐的集体,终究会逐步开启民主进程。"

作者随后花费了一些笔墨,点评了上周末中国人大通过修宪案、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认为这是在破坏旨在防止掌权者被权力腐化的制衡机制。"而当年中国引入这种机制,正是为了防止毛泽东时代的灾难重演。习近平还不是毛泽东。他会不会成为毛泽东一般的暴君?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对人性的普遍认知让我们担心,中国有可能走进歧途。而且已经有迹象证实这种担心:在不容批评的领袖习近平的思想中,儒家思想指引下的汉族具有最高地位;其他国家应当像古代那样臣服于天朝。自认为是巨大中国市场征服者的西方企业家,在这种思想体系内不过是为天朝服务的附庸。而在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与汉族之间的冲突早已开始;但是由于中国的信息审查制度,这些消息很少能传播到国外。而中国当局计划在近年内实施的对全体14亿国民的全面监控计划,也绝非好兆头。"

"西方与中国的冲突不会演变成军事对抗,各方都认为战争是万不得已才能使用的手段。然而,中国与西方已经在开始一场体制竞赛,这是一场全面监控式国家与自由政体之间的较量。但是西方似乎并没有为这场竞赛做好准备。西方人依旧认为,中国会对西方开放;而这种假设,在过去几十年中,其实完全没有得到证实。"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