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危机之国和付款信用降低 | 媒体看中国 | DW | 10.12.201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危机之国和付款信用降低

德国《时代报》周四关注中国的经济危机,分析其中原因。《法兰克福汇报》也将目光投向危机带来的一大后果。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时代周报》周四(12月10日)在其经济版发表署名文章“危机之国(Im Reich der Krise)”,分析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该报作者如此描述其眼中2015年中国:

"经历了几十年几乎不间断的经济增长后,如今不安的情绪遍布全中国各地。房价和股市跌落、财富增长也不如从前迅猛。后果随处可见:工厂陆续关闭、新房无人入住。出现这番景象的原因何在?中国人无从而知。他们猜测各种原因。媒体报道这些问题时受到限制,也无助于寻找问题原因。"

文章以浙江省东阳市为例说明危机前后的变化,文章介绍,该市的主要支柱产业包括建筑和建材业,"经济大好的时候,建筑企业为该市和人民带来了财富。但随着经济开始走下坡,大量投资人的长年积蓄也打了水漂。今年6月,数百名愤怒的投资人在市政府大楼前发起抗议,要求(政府协助)追讨投资款。警察试图驱散人群,发生冲突和逮捕事件。"

举债投资

China Börsen rutschen weiter ab

今夏惨淡的市场前景也在股市中有所反映

《时代周报》的文章追溯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指出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后,作为对策,中国政府发起大型投资项目,"他们下令在最偏远的地区建造高速公路,拉建高速铁路网,在小城市打造新火车站,大城市新建机场。许多这些项目虽然早已在计划之中,但在抵御世界经济危机的战斗中,资金得以快速流向这些项目。"

文章随后指出,不只是中央,地方政府也兴起各种投资项目。"为了支付这些项目,包括东阳在内的各地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需要资金。他们的大部分资金来源都依靠从民间储户借贷,因为中国的银行一般不会向私企提供贷款,储户们则通过购买债券获得定息。"

文章最后写道:"房产市场的危机不仅让东阳的投资人损失严重。它也影响到其他行业,首先是建材业:钢铁、水泥、玻璃、瓷砖。之后石油、煤炭、可再生能源和消费品行业也会遭殃。今夏惨淡的市场前景也在股市中有所反映,许多公司股价大跌。这和德国中国商会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相吻合。该调查显示,一半的在华德企不得不将今年的目标下调,一名德国建筑企业的经理表示:'大好时代已成为过去',经历二十年的现代化后,已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

"中国人的付款信用降低"

China Symbolbild Einbruch Wirtschaft Export Börse

“出口商要仔细审查中国采购商的偿付能力”

《法兰克福汇报》当天也注意到德国企业等待中国顾客支付账单的时间越来越长,该报发表文章“中国人的付款信用降低(Die Zahlungsmoral der Chinesen sinkt)”。文章指出,

"德国保险业协会(GDV)信贷保险委员会主席朗恩(Thomas Langen)称,德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疲软为德国出口业带来风险,尤其是汽车和机器制造行业。保险业协会建议,出口商要仔细审查中国采购商的偿付能力。"

"朗恩如此描述中国目前的情况:'付款信用降低,破产企业增多'。今年登记破产的企业比去年多四分之一。明年预计破产企业数量还会增加五分之一。朗恩抱怨说:'此外,中国法院也基本不会帮助当事者追讨欠款'。朗恩的主职是荷兰安桌(Atradius)信用保险集团的负责人。他建议当事企业首先尝试庭外调解。如果法院介入,最好可以选择香港的法院,因为在那里获得胜诉的可能性较大。"

[摘编自其它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与观点]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