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中美之间的冲突路线 | 媒体看中国 | DW | 26.12.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中美之间的冲突路线

距离特朗普正式出任美国总统的时间越来越近,德语媒体关注中美这两个世界领先经济体未来贸易关系的走向,并不惜广泛使用“贸易战” 这样的词汇。

(德国之声中文网)关注数字化时代政治和媒体话题的德国网站"Telepolis"于26日发表了题为"中美之间的冲突路线"(Crash-Kurs zwischen China und den USA)的文章,重点关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任命主张对华实施强硬贸易政策的经济学家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领导新成立的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有可能引发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争"。

文章指出:"在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一场大规模贸易战一触即发,而且有可能继续升级……明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证券市场上的泡沫破裂后,很快人们就会体会到后悔莫及的滋味。"

"尤其是,这位信奉保护主义的特朗普目前正满腔热情地准备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由于美国拒绝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保护性关税依然存在,中国已经以制裁措施相威胁。此外,特朗普早就用他的台湾政策挑衅中国,质疑'一个中国的政策'。"

"不仅如此,他继续火上浇油。任命一位彻头彻尾的孤立主义者(纳瓦罗)和中国的批评者领导新成立的贸易委员会。聪明的中国人会先有所准备,静观其变,看看特朗普是否会真的遵从这位强硬派人士的建议。这位来自加州的经济学教授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对中国的抵触情绪,伴随着这种情绪的是一种有明确种族主义倾向的潜台词。"

USA Peter Navarro Professor Universität von Kalifornien

经济学家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

无名学者上位

作者评论称:"这位不被其他同仁认真对待的经济学家在加州一所不知名的大学教书……特朗普经常对纳瓦罗的论点称赞有加。他是特朗普竞选团队中唯一一位有博士头衔的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位愿意辅佐特朗普的真正的经济学家。"

"选战中和纳瓦罗路线一致的指责还包括,中国以不公平的手段,包括政府补贴和人为压低汇率的手段促进中国向美国的出口。特朗普将此称'世界史上最大的偷窃行为'。在说这番话时他当然忘记了,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正是美国借着美联储大量向市场投放美元的做法压低美元汇率,促进出口。这导致欧洲央行也不得不紧随其后,加剧了货币战争的紧张局势。"

酿造灾难的处方

文章最后写道:"特朗普和纳瓦罗在经济政策上的想法已经成为了酿造灾难的处方。在整体外部条件恶化的情况下,特朗普领导时期的经济前景也将更加糟糕,因为美联储再次加息,而且未来还有可能继续这样做,油价也有所上涨。仅这两个因素就会让曾经承诺的就业奇迹化为乌有。如果美国真的和中国陷入一场炙热的贸易战,那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德国经济新闻"(Deutsche Wirtschaftsnachrichten)网站也于日前关注了同一话题,同样以"贸易战"为题分析了纳瓦罗上位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文章在引文中指出:"新的美国政府毫不含糊的表明了自己在贸易政策上的立场。它是抵制中国的。甚至不惜陷入一场军事冲突。"

作者写道:"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和鹰派人物纳瓦罗将成为美国经济部新成立的工业和贸易秘书处的领导人。从中期角度来看,这将导致美国的贸易政策产生巨变,可能和中国展开一场贸易战。同时这也将给欧洲带来负面的变化。"

China Donald Trump auf Titelseite einer Zeitschrift

原本以为商人只会在商言商,结果发现他真的要改变现有规则

"卧虎""致命"

文章指出:"纳瓦罗和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一道为特朗普设计了经济政策方案。纳瓦罗是一位来自加州的经济学教授,撰写过诸多有关中国贸易政策和其对美国影响的书籍。书名包括《致命中国》、《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或者《卧虎:中国的军国主义对世界其它地区意味着什么》,这些都已经昭示了纳瓦罗是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中国的。"

"他要坚决彻底的遏制中国,因为他认为中国是美国未来的战争对手。纳瓦罗不仅仅要修正恶劣及非法的贸易行为,而且还愿意看到一场大范围的军事工业冲突。"

作者认为:"但这一切是虚伪和伪善的。在他出版的书籍、纪录片和影片中,纳瓦罗虽然无可厚非的批评了中国骇人听闻的环境污染以及对劳动者的剥削。但是,新的特朗普政府干的却是同样的事情。"

任琛(摘编)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