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9月26日

德国统一前,东德的工业生产不注意环保,工业废物、废油、废水没有经过任何无害化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为后人留下一颗颗定时炸弹。现在,当人们意识到健康环境的重要性时,不得不花费数倍的代价,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污染问题。

https://p.dw.com/p/5cUD
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图像来源: dpa

几年前,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最东南角上的那个小湖还是一潭臭水,湖水是深褐色的,闻上去有一股沥青的臭味。有时,沥青味如此严重,以至于生活在周边的老百姓呼吸都感到困难,原因在于湖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苯酚。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位于附近的褐煤加工厂把他们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这个废弃的露天煤矿里。他们总共排出了二百万立方米的废水,把那个昔日的矿坑变为占地面积九公顷的危险液态垃圾场。

如今,沥青的臭味已经消散,昔日的苯酚湖又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波闪烁,各种昆虫擦着湖面飞来飞去,各种藻类在清澈的湖水中摇摇曳曳。这一成果归功于莱比锡-哈勒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该中心以斯托特迈斯特和魏斯布罗德为首的一支科研小组研究出一种治理方法。过去12年,人们基本上就是利用这一方法治理了昔日的苯酚湖。

1990年德国统一后,人们很快意识到早晚必须解决苯酚湖的严重污染问题。当时,任何人都不能排除湖中的污染物将来会渗透到地下水中的可能性,但同时人们也不知道有什么现成的既可支付得起、又实际可行的治理办法。魏斯布罗德解释说:“一个这么大的、积满废水的露天矿坑,不是那么简单地就可以抽空的。”矿坑周边陡峭的斜坡说不定会滑坡或者塌陷。此外,人们还必须把整个苯酚湖的湖水和湖底的土壤作为有害的危险垃圾进行处理,费用昂贵,估计可高达一亿欧元。而造成污染的那家煤矿公司最后却只花费了六百万欧元的治理费,因为他们采纳了莱比锡-哈勒环境研究中心的治理方案。

该中心的女专家魏斯布罗德介绍说:“我们的基本思路是调动和发挥湖水的天然自我清洁能力。”生态学家早就了解到,细菌可以把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但前提是这些微生物必须拥有足够的氧气。这恰恰是苯酚湖的症结所在:湖水里几乎不含氧气,但是每一千升湖水中却含有上百克的苯酚类化合物,其中包括甲酚。甲酚最著名的特点就是杀菌。

尽管如此,微生物学家还是在被污染的湖水中发现了几种细菌,但由于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很高,这些细菌没有多少活性。1996年,人们往湖里加了三百万升的氯化铁溶液之后,情况大有改观。在此,氯化铁起的是絮凝剂的作用,也就是让那些把湖水染成褐色、很难被细菌降解的所谓苯酚类高分子化合物凝结成絮,然后沉淀。结果表明,这种絮凝剂的作用极其有效:那些苯酚类高分子化合物团团结絮,纷纷沉淀到湖底,原先能见度不到三厘米的褐色湖水一下子变成了清水一潭,其有机物含量比原先减少了一半。五个月后,湖水中的细菌群就恢复得很好,它们降解剩余苯酚的效力就已经比原来提高了四倍,虽然只有少数几种细菌能够抵抗得住酸性很强的氯化铁。

这些细菌对有机污染物的胃口非常大,到了1997年春季,湖中剩余的苯酚化合物就已经被这些微生物降解得差不多了,以至于藻类得以在湖中落户。藻类在阳光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氧气,这些氧气反过来又进一步改善了细菌的生存环境。为了促进藻类的生长,环境科学家们还往湖里添加了石灰液,用以中和酸度过高的湖水,另外还施了一些磷肥。

随着氧气含量的增高和有害物质含量的降低,一些水生动物,比如说轮虫和纤毛虫、水蚤等,也开始出现在湖中。环境研究中心的水生生物学家蒂特尔的研究表明,生活在苯酚湖上层的水生动物组成已经和天然湖中的相差无几了。唯一的例外是湖中还没有鱼。在一定条件下,由含氮化合物铵基生成的氨气对鱼鳃不利。目前,湖中的铵基浓度依然还相对较高。魏斯布罗德表示:“这种状况可能还会持续几十年。到那时,细菌才可能降解了足够的铵基,使得鱼类不再受到伤害。”

昔日的苯酚湖今天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正常水域了呢?魏斯布罗德的回答是否定的。她介绍说:“这个湖依然还是一个危险垃圾场。”原因在于沉淀在湖底的化学品依然有害,湖下层水的苯酚含量依然很高。只不过在湖下三十米深处,这些有害物质看来储存得还算比较安全。一方面,在上层水和下层水之间一般不会有什么流通;另一方面,科学家们现在也发现,在湖水和地下水之间大概没有什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