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文化人士看上海

2002年7月24日

曾用毛泽东思想号召孩子反抗父母的德国作家,到上海寻根的巴伐利亚电视台记者,具有时尚眼,穿梭欧洲的人物,应邀在德中建交30周年之际,到上海一游。他们眼中的大都会是怎样的呢?

https://p.dw.com/p/2TWU
德国电影人对上海的第一印象用“眼花缭乱”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图像来源: AP

当代德国著名作家约瑟夫-冯-威斯特法伦第一次到访上海,便在上海历史悠久的锦江饭店向德国之声记者谈起了他的中国缘。

现年57岁的冯-威斯特法伦堪称当今德国文风最犀利、最风趣、且最具讽刺意味的作家之一。其1999年发表的作品“如何教育父母”在风行德国两年后,也已被译成中文,目前在中国发行。

用毛泽东思想反抗父母

作家说:“有趣的是我的一本实际上颇具毛泽东主义风范的著作被译成了中文,书中号召孩子们反抗父母,我把当年对毛主义的理解用在教小孩如何抵制父母上来。当然,这本书在德国是被当成一本讽刺性作品来阅读的。其中文译名为“愚蠢的父母,聪明的孩子”。这是我撰写的唯一一本革命性的书,承继了68年代的反叛精神,但愿中译本的翻译是正确的。

过去,我们这代人从毛泽东那里学会了反叛,现在我的作品又把这种精神作为献礼回送给中国读者,也不知道这样做的效果如何,不过在我们的访问中,还没有人问及反叛的事情。(笑)”

与冯-威斯特法伦共同踏上此番上海之旅的还有其他8位来自德国的作家、电影导演、艺术家以及记者等文化界人士。在今年德中两国建交30周年的背景下,他们应上海市政府之邀访问这一举世瞩目的东方大都会,并为当地一份杂志“今日上海”撰写文章,从德国文化人士的角度发表各自的观感。

下一部小说的灵感

如果说冯-威斯特法伦是德国当代文坛一员老将,那么,随行的29岁的马琳-施威特菲格则是一颗正在上升的新星。这名年轻女作家曾获得过多项文学奖,而其2001年发表的“轻浮少女”和“萨拉托加咖啡馆”两部作品尤其使施威特菲格引起了德国当代文坛的瞩目。在书中成功刻画了欧洲当代少女心态的施威特菲格,在上海最为关心的当然是中国同龄人的内心与面貌。与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德国青少年相比,施威特菲格认为:

“这里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今天同两名中国少女一起逛街,并进行了交谈。她们认为,中国孩子的独立性不够,对学校依赖很大,必须刻苦学习,很少有时间去培养独立性。而我和许多德国现在的年轻人,正象冯-威斯特法伦先生作品中描写的那样,很早就学会了独立处事。”

那么,上海行是否能为施威特菲格的第三部小说带来灵感呢?

施威特菲格说:“第三部还不会,不过有可能在第四部作品中。事实上,我这个人对地方非常情有独钟。但我在当地时,往往写不出相关的东西来,远离那里之后,便能产生文字。我相信,中国,当然还有上海有朝一日会出现在我的作品中的。”

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除作家外,代表团中还有来自德国电影界的编导。电影导演兼制片人克里斯朵夫-徐普纳尔对上海的第一印象用“眼花缭乱”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短短几年内,“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浦东新区让到访的德国客人叹为观止。

徐普纳尔对浦东新区的发展惊讶不已:“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刚刚三天我们就已经历了很多,上海这么大,发展速度这么快,到处是崭新的建筑,这一切与我们过去对中国、对上海的想象是如此的不同。我的一个疑问是:这些建筑究竟能耸立多久?象如此规模的工程,要是在德国至少得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而黄浦江对岸的新区却只花费了5年时间,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印象,徐普纳尔打算用蒙太奇的手法在其电影新作中展示他所领略的大上海。

团里一行人中还有一名巴伐利亚电视台的记者,名叫温弗里德-帕金森,他正在筹划一个有关旅德华人摄影家王小慧的专题片。而活跃在德中两国文化领域的王小慧则是此番德国影人、作家访沪代表团的发起人及领队,这便为帕金森提供了一个追踪、观察、捕捉王小慧日常行踪的绝佳机会。利用这次上海之行,帕金森也展开了一次“寻根之旅”。

其祖父曾是一名英国船长,1920年病逝于上海。在访问上海期间,帕金森在当地有关机构的帮助下,寻访了祖父当年留下足迹的地方。然而,对他来说,此番访沪的另一层重要意义则在于:

”这对我来说也是对上海今昔进行一番比较的一个动机。上海市政府希望通过此番访问,向我们展示一个现代化的上海,象浦东经济新区,市政府所在地等。但我非常想以自己的方式了解上海,亲身体验一下20年代的一些遗风,虽然这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并不是很容易的。

东道主为我提供了许多帮助,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想获得对上海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城市的真实印象却是很困难的。”

时髦的红男绿女

与影视界人士徐普纳尔和帕金森的有些“不知所措”相比,来自意大利、在德国读过大学,目前生活在伦敦的作家兼时尚专家弗朗西斯科-费拉辛,在短短几天内便发现了上海人独具的魅力:

“我惊讶地发现这里的男男女女都这么漂亮、又优雅、自然,并不象意大利、德国或者在欧洲随处可见的那种拘谨的优雅。尤其是上海的年轻人,非常时髦。”

为期数天的上海行已经为这样一群来自德国的文化界代表人物,带来了如此众多的印象和观感。或许年轻女作家施威特菲格说的有道理,身在其中,更不好表达,似乎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那么,不论作家,影人,还是记者,在他们返回德国后,会如何在各自的作品中再现此番上海行呢?我们将翘首以待。

张晓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