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东风”直逼德国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9月20日

汉诺威的IAA商用汽车展上还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连续四年,这个行业订单满盈。但在此推出的一份调研报告却认为,这个行业景气的顶峰已经抵达,接下来该走下坡路了。人们尤其看到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巨大压力。虽然中国商用汽车还没有进入西欧市场,但已经离得很近了。

https://p.dw.com/p/9906
2006汉诺威商用车展上的戴克摊位图像来源: AP

2007年景气告终?

这份叫“Truck Customer 2006”的调研报告的起草人、企业咨询公司Mercer Management的沃尔夫冈.克伦茨对记者说,“商用汽车业务的肥年已经接近尾声。”他认为,最迟在2007年将出现这个行业的景气疲软。

欧洲各大商用汽车(LKW)制造商已经知道景气将会变软。世界商用汽车的领头羊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行业领域总裁安德雷阿斯.仁施勒尔说,西欧市场上和美国市场上将出现明显的退潮。但他说,他不相信“在美国市场上的跌落会象许多人估计的那么严重。”

只有MAN集团的人还是乐观的。该集团商用汽车部总裁安东.魏因曼说:“ 2007年西欧商用汽车市场的轻微变冷将由在欧洲之外的增长得到多于足够的补偿。”他认为商用汽车市场将会以超平均比例的姿态增长,原因是:全球商品交换带来运输需求的增长。

连续四年的超长繁荣

这个行业的专家们都为行业繁荣的时间超长感到惊讶。今年的新车登记、出口和产量将达到连续第4年的强劲增长,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估计今年增长率将达7%。VDA主席贝伦德.高特沙尔克认为专用汽车销售是整个汽车工业的火车头。

总的趋势是肯定的:对商用汽车的需求将在长期内不断增长。由于西欧企业把大量生产能力转移到东欧去,欧洲高速公路上的货车已经大增。据预测,仅仅德国的货运到2020年就将比2002年增长40%以上。

此外,许多物流公司更新了他们的车辆,以符合新的要求和降低成本。2006年5月欧盟规定要用数字显示板,并要从今秋开始适用新的排放标准Euro IV,已经引起了新的一潮货车购买。

尽管如此,专家们对这个繁荣期已经长达4年感到惊讶。因为,商用汽车的繁荣期一般不超过2至3年。因此,专家们要求行内人做好景气下降的准备,降低各方面的成本、更多的兼并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MAN收购瑞典竞争对手Scania的计划给业内带来了压力。兼并成功后,MAN将超过Volvo,成为欧洲最大的重型货车生产者。

东风”从中国和印度逼来

虽然7吨以上的重型货车仍然在西方6大集团的控制范围内,这6大即:梅塞迪斯(奔驰),富豪/雷诺,MAN,Scania,DAF和Iveco。然而,现在中国和印度的产品不断抢占商用汽车市场的份额已是定势,比如中国的东风和一汽,印度的Tata和Ashok Leyland。据世界汽车协会OKCA数据,中国的“东风”重型货车产量已经排在世界第3,仅次于富豪/雷诺和戴姆勒克莱斯勒,高于美国的Paccar集团。

目前,中国的东风、一汽和印度集团的货车和专用汽车还主要在本国销售,然而他们已经成功地进军东欧、非洲南部和中东。而这几个地区正是市场扩展潜力最大的。为了争夺市场,欧洲汽车集团也在不断地“反击”,比如MAN在印度建了总装厂,Iveco向中国和印度商用车制造者输送发动机装置和其它零配件。

专家们认为,专用汽车销售的未来在西欧之外。今后几年内,欧盟的东欧新盟员们将会以它们低廉的区位成本吸引大量西欧物流企业东迁。随着客户的东迁,商用汽车的区位也将被迫跟进。

同时,中国和印度的商用汽车早晚将进入西欧市场。德国各报警告道:西欧商用汽车制造商在怀着好心情参加汉诺威今年商用汽车展时,必须密切关注这个趋势。

在这种复杂的大气候下,今年参加汉诺威车展的企业空前踊跃,1500多个展商创造了最新纪录,比两年前的车展增加了11%。(平心综合报导)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