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短信平台(2010.12.13) 137 011 033 07 | 中文节目 | DW | 13.12.2010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中文节目

德国之声短信平台(2010.12.13) 137 011 033 07

短信平台每日提问:中国媒体对12月10日给刘晓波的和平奖颁奖典礼集体噤声。您为没能看到颁奖仪式感到遗憾么?

听友网友的看法和意见

phone:+8964

date:2010-12-13

time:15-02

text:中共之所以命令全国传媒集体噤声,就是害怕人们知道刘晓波被判重刑的真相:写了几篇让中共不爽的文章。

phone:+8015

date:2010-12-13

time:14-40

text:刘先生得奖,是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尊敬。独裁者敬酒不吃吃罚酒,与人民为敌,阻挠领奖,我们深感遗憾和悲哀。独裁者应明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phone:+6447

date:2010-12-12

time:00-52

text:挪威王国这个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怪胎有什麽资格抨击一个现代化的共和国?不要再炒作这场闹剧了。

phone:+1651

date:2010-12-11

time:14-30

text:发世界和平奖是闹剧,中国人民不能接受,奥巴马参加颁奖是污辱,他双手沾满了阿富汗人民的鲜血,可恶可耻。

phone:+5412

date:2010-12-11

time:14-06

text:非常遗憾!这一可以载入中国史册的颁奖典礼被中共封锁的如此严密,更是令人气愤和遗憾。可见中共十分害怕期盼民主的中国人民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phone:+7089

date:2010-12-11

time:13-14

text:我不为不能到奥斯陆而遗憾,我为姜瑜这个卡通发言人而悲哀,他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代表少数集团利益。感谢诺委会和世界对中国自由民主和平转型世界大同的支持。

phone:+3357

date:2010-12-11

time:13-00

text:Liu XiaoBo 获诺奖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共的抵制很不明智,专制主义不得人心。但我对美国也没好感,两极分化就是富人专政,穷人永远爱毛主席。

phone:+1236

date:2010-12-11

time:12-54

text:没能看到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的现场直播,已在意料之中,虽然不无遗憾,但还是感到高兴,毕竟事情本身的实质意义超过了它的形式。曙光已现,自然对前景充满希望。

phone:+0829

date:2010-12-11

time:12-16

text:真的很遗憾!中国唯一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也是世界上得过诺奖的唯一一个还在坐牢的人。中国说世界一百多国家和组织都反对这奖给刘,是真的吗?

phone:+9274

date:2010-12-11

time:11-16

text:没看到颁奖晚会是有点遗憾但是这也表明中共说一套做一套丑恶嘴脸。

phone:+8054

date:2010-12-11

time:07-46

text:很遗憾没看到刘晓波的颁奖仪式,等中国实现民主后,录像会看到的到那时,叫反对刘晓波得奖而示威的跳梁小丑的丑恶嘴脸暴露一下,把他们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phone:+7989

date:2010-12-11

time:05-50

text:不仅感到遗憾而且感到悲哀!世上竞有这样卑鄙虚伪残忍而无耻的恶霸政权!亚特兰主席的讲话多么公平公道中肯善良啊,比那些专横头目空话连篇的骗人鬼话不知要强几十万倍!我是一直流着泪听完的。我们恐怕进入了以刘晓波划线的恐怖年代了!那些把人民当敌人的人恐怕不是好人!

phone:+6147

date:2010-12-11

time:05-30

text:并不是为国内听众不能亲眼目睹现场颁发诺贝尔和平奖仪式而感到遗憾,而是为中共所作所为感到遗憾,从刘晓波获奖的当天起中共从始至终疯狂地打压异议人士;先是软禁刘霞,对持不同政见者进行监视。刘霞所邀请的国内知识分子没有一个能出席颁奖仪式,这能不感到遗憾吗?这只能用一把空椅子颁发给刘晓波。这恰恰给中共一记耳光。

phone:+8167

date:2010-12-11

time:04-16

text:我不遗憾没看到颁奖仪式,而遗憾国内媒体的集体沉默,似乎重演了赵高指鹿为马的闹剧。本来可以让人们清晰知道刘到底犯了那些罪,强权往往视法律为儿戏。中国的评论员、媒体都患了远视眼,论述国外头头是道,说起自己或沉默或无可奉告,这其中必有不可告人处。

phone:+0348

date:2010-12-11

time:03-40

text:铁桶里头,看不到外面的书报和电视,多谢德广和法广,让我们在糟杂声中听到了真正的消息。

phone:+9400

date:2010-12-11

time:03-00

text:我看到了,有很多名人出席。感谢「DW-TV ASIEN」的卫星信号,虽然不是实况,还是很真实,而真实是一种力量!

phone:+3874

date:2010-12-11

time:02-58

text:中共喉舌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表现,人们已经见怪不怪,造谣、污蔑、抵毁、中伤是“喉舌”们的贯用技俩。封锁信息蒙蔽人民只能一时,不可能长久。中共喉舌的禁声只表明专制者的虚弱和恐惧。“人民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和需求是无法阻挡的”。

phone:+7240

date:2010-12-11

time:02-54

text:很遗憾,之所以国内煤体无声是在中共的高压政策下,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本人曾在收听美国之音时被短暂拘留,罚款并没收收音机,没办法我是鸡蛋中共是石头。

phone:+8064

date:2010-12-11

time:01-34

text: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我想重申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仅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人权民主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公民自由程度是几十年前无法想象的,这些西方政客们却视而不见,而对刘晓波极少数异议分的观点却情有独钟,为什么不深入中国民众中了解一下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只听符合西方口胃的少数人的鼓噪!西方和中国在如何看待人权民主方面是有差异的,中国关注倾听的是绝大数人的意见和要求!

phone:+7236

date:2010-12-11

time:01-26

text:我不感到遗憾,据我推测,多数国人由于普通媒体的封锁至今不知道刘晓波及其一切,而我从收音机里知道一切已经很满意了。

phone:+7082

date:2010-12-11

time:01-26

text:我感到相当遗憾!我们没有去窥视,我们的眼睛却被蒙上了;我们没有去窃听,我们的耳朵却被堵住了。我们集体失去了视听功能!我们被强行剥夺了通过合理合法渠道获取信息的权利!悲哀!

phone:+4450

date:2010-12-11

time:01-20

text:没遗憾!如果是高志雄、胡佳得奖那就遗憾了,一个靠玩嘴皮子的人对一些受过共产之害的人来说不奖也罢。

phone:+4765

date:2010-12-11

time:01-18

text:非常遗憾!国人遗憾,世人遗憾,更加遗憾的应当是中国政府。他们失去了向世界展示强大与宽大的机会。专制是自大不是强大,宽广无私才应该是普世情怀!

phone:+9449

date:2010-12-11

time:01-18

text:今年看不到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是正常的。每年中国的在报道诺贝尔奖颁奖的时候也都掐头去尾一点不全面,看了也扫兴。真不明白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怎么会给他,尽管颁奖致辞所表达的和平与人权的关系说的很有道理。

phone:+6361

date:2010-12-11

time:00-58

text:十分遗憾!但我通过贵台广播得到了此好消息。谢谢德广!

phone:+7929

date:2010-12-11

time:00-52

text:也遗憾也不遗憾,我想…到时候的时候,刘先生去领迟来的奖,那"彩虹美"就出来了,不是吗!

phone:+3828

date:2010-12-10

time:15-30

text:今天这样一个具有非凡价值意义的日子,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具有不同反响的历史时刻,然而现在所有短波都找不到任何一家外电播音,所有的波段都是中国央广的独家播放,德国的也没有,法国的更是自胡锦涛访法之后变的没了踪影,这与当今全球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极不相宜,也显示出当政者的心胸与度量,一个听不进不同声音的政权,总想用谎言和荒谬当真理对人民倍加愚弄的现代政治骗局的气数不会久长!

短信平台每日提问(2010年12月14日):上周五,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在奥斯陆举行。德国之声中文部通过广播特别节目、互联网专题和推特专栏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请问您是否对本台的报道感到满意?有什么节目改进的意见或者建议?

***

短信平台每日问答,提出当下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欢迎听友网友针对问题写来个人的观点。在周一到周五的短信平台节目里做选择性播出,并将所有短信登录在网页里。听友网友短信反馈仅收取中国国内正常短信费用。为尊重与保护个人隐私权,并应听友与网友的要求,只公开四码手机尾号。本栏目为听友网友提供集思广益切磋交流的空间,但谩骂之词恕不刊登。

DW.COM

  • 日期 13.12.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QWtK
  • 日期 13.12.2010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QW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