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三十大企业将加大投资中国力度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9月3日

据德意志银行对德国达克斯指数列入的德国三十家最大企业调查,这些大企业将加大投资中国力度。当然,人们也看到,中国的问题很多,短期风险越来越大,效益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如印度。

https://p.dw.com/p/5WcA
两国财长在上海:艾歇尔和项怀诚图像来源: AP

尽管东欧开放有很大的吸引力,尽管德国的经济气候仍然十分的紧张,德国大企业将继续大力投资中国。据德意志银行对达克斯指数列入的德国三十家最大最佳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将在今后六年里至少向中国再投资100亿欧元。但与此同时,外国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等待利润回报的时间变得更长了。

在这个报告发表的同时,英国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再次证实了它给中国评的级,但提请企业注意中国的高短期风险,这一风险来自正在变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贷款发放和投资的增长率之缺乏恒定性。

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们指出,外国在中国投资的效益明显下降了:所谓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ICOR)越变越糟,已经接近美国的水平。分析师认为:“在这方面,目前印度更有益于投资者。”

这份报告指出:“由于效益降低,过剩生产能力增长,进入赢利阶段的时间可能会长于预期。”30个达克斯企业中有23个作出了回答,其中只有6家称,他们目前在中国是赢利的。

在1995到2003这8年间,德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是80亿欧元,现在仅这些大企业就将在2004至2010年这6年间投资100亿欧元,这是很大的增长。更何况这个100亿是有排除了“水分”的。

德国大企业越来越注意取之于中国,用之于中国。也就是说,在中国投资的钱尽可能由在中国的企业来赚出。以大众汽车为例,这个汽车集团把它在中国的投资视为“中国境内投资”,这笔钱不用再从德国拨出,但也没有计算在德国对中国的投资额内。也就是说,德国企业的实际在中国投资可能远远超出各大企业所报的数。还有中方伙伴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大众,还是巴斯夫,中方承担了数以亿计的投资额的另外一半。

德意志银行的观察家们指出,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仍然很高,包括中国激烈的竞争,高额的入门费用,透明度不够造成的战略不稳定性。此外,法律上的不稳定性和人事上的问题使严肃认真的中国规划“非常难”做难落实。上海德国商会的一个调查表明,将近一半的德国企业对入门的速度表示不满。

调查报告还指出一对奇怪的矛盾:在德国,中国热高涨,与此同时,德国企业在实际投资操作中仍然忽视着远东。尽管德国在中国的一些大项目在德国大炒特炒,但德国对中国的投资至今仍然只占德国在外国投资的1.2%。从绝对数上看,只相当于美国或日本在中国投资的五分之一,也远远地低于韩国和台湾。

德意志银行的特林先生指出:“直到90年代末,亚洲在德国投资者那儿只占着次要的地位,很长时间里,在占德国对外投资额14-15%的对门槛国家投资中,亚洲得到的只有约三分之一。”

德意志银行的专家们认为,由于亚洲的高经济增长率和占世界人口45%的巨大潜力,德国企业会对亚洲有更多的认识。德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有着很好的历史。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超越日本,成了德国在亚洲最大的经济伙伴;今天在中国落户的德国企业已有1500多家;在中国人眼里,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在中国,德国的投资将来也将由大企业唱主角,尽管中小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增加,但德国中小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额只占德国全部在中国投资额不到五分之一。80%的德国企业投资于生产领域。德国在中国投资额的90%流向中国的三个经济区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东北(以长春一汽大众、沈阳宝马为代表),以香港和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

据中国商业部最新信息,中国在今年头7个月共获得了384亿美元的外国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

(平心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