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合作研究遏制土地沙漠化 | 在线报导 | DW | 24.11.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德中合作研究遏制土地沙漠化

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仅给世界环境变暖做出了“贡献”,自己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四分之一的领土是沙漠,且还有更多的地方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虽然通过近十年来的植树造林,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距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因此,近年来,中国和德国的科学家们加强合作,共同防治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现象非常严重

土地沙漠化现象非常严重

“天空灰暗沙尘弥漫,行人们不得不以手绢着掩蔽口鼻,在街上艰难的行走……”

在最近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大会上,类似的画面不断出现在关于北京沙尘暴的影片报道中。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北京就不断经历了从内蒙古和戈壁的沙漠地带的风沙的洗礼,发生沙尘暴的次数竟翻了九番。中国目前也意识到沙尘暴的严重性,德国沙漠专家迈克•费斯特(Maik Veste)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就开始在铁路沿线有计划的植树造林,巩固了铁路沿线的土壤。在中国,由于风速比很多世界别的地方都高,所以首先必须要巩固土地表层。人们在一米乘一米的正方形土地上,埋上麦秆,在地面上留出10到20厘米,这样就可以直接巩固土地表层……”

在巩固地表以后,就可以植树了。一般都种非本地植物,它们长得比较快,由于它们不是本地植物,所以会给当地植物界带来很大变化。费斯特分析道:

“很多项目都是外国投资者资助,他们也带来上述做法,因为见效快,很快就能绿化荒地。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上述做法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仍然是个未知数。而且在不少地方,植树品种单一,仅限于白桦树和柳树,罔顾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德国虽无沙,但治沙研究先进

费斯特博士曾经研究过南非以及中东地区的沙漠地带。从2000年起,他加入了德中沙漠研究组织。在不少研讨会上,他都亲见了成千上万米遭受病虫害的白桦林。他说:

“虫害和真菌是给树木造成损失的最大原因;另外,如果植树品种单一,那么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害虫会钻入地下,并逐步侵蚀植被。中方的研究人员在经过长期研究以后,发现这个问题,于是邀请德国的同行加入相关研究。特别的是,德国虽然也有干旱地带,但是却没有沙漠。费斯特说,在过去的十年中,德国在世界其他角落的沙漠获得了足够的治沙经验。

德国的沙漠化研究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而近三、四十年来,德国更加强了在该领域的研究。目前,德国与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以色列在干旱地带研究并驾齐驱,位居世界领先行列。

近年来,电脑建模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研究。费斯特说:

“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做到模拟大型风阵,以前主要用于风力发
电的研究,现在希望把它用于防风带的研究。”

通过电脑,可以模拟在200公里乘200公里面积大小的地面上的风力情况,研究人员就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建造适合的防风带。费斯特博士说,但是目前的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只能模拟树林上层的风力状况,对接近地表的风力流通状况的模拟还不能实现。

除此之外,电脑还能模拟植物带生成过程的时间和所需条件。研究人员只需给出相应的土壤和供水情况,最新的研究结果也允许研究人员输入不同植物的生长模式。目前已经有模拟灌木丛生长的三维模型。如果把类似的三维模型与相应的风阵模型结合的话,研究人员就能在电脑上利用这棋盘般的模型来研究防风带了。

此外研究人员们也非常关心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生态系统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它就具有自我更正,自我修复的能力,各种植物也能自行生长,不需要研究人员的介入。

毕竟风不仅仅刮来沙尘,同时它也是植物播种的载体之一,植物的种子通常会附着在草杆上。人称‘沙漠的金子’的沙丘本身也特别适合储藏水分,所以几十年降雨量只有100毫米的沙区,也照样能生长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