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工资猛涨并不威胁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4月26日

中国沿海地区的工资近年来增长迅猛,已经导致一些外国企业从繁荣地区迁往内地。这种大增长是否会给以劳动力便宜著称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呢?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人士就此对德国金融时报发表了看法。德国之声记者编译如下。

https://p.dw.com/p/8JXg
中国建筑工人图像来源: AP

瑞士信贷银行香港分部的亚洲总国民经济师陶东证实:“越来越多的公司迁往四川和安徽。”尤其是玩具、纺织品和鞋的小进口商越来越多地把他们在广东和浙江的生产厂迁到内地去,以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周来,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是否会由于工资不断上涨而失去竞争力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999年来,中国工业企业的工资每年增长10%。上周,深圳刚宣布要把最低工资提高20%以上。

陶先生说:“对工人的强大需求把工资不断推向新高。”目前繁荣地区广东省加工业平均月工资约为1300元人民币,比四川高40%。他说,近三年里,尤其是低工资工作领域里对工人的需求极大地增长,“由此产生的工资上升是很说明问题的。”

这一趋势令人不安之处在于,中国疾速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出口息息相关。普遍认为,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工资的优势在近年内大占世界贸易地盘的。出口的增长大大高于经济发展的总速度。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了10.2%,出口的增长更高达40%。陶先生认为,尽管工资上涨很大,中国仍将不失其竞争力。

摩根士丹利的斯台芬.罗奇也这样认为,“关于劳动力匮管会导致工资不断增长竞争力丧失的担忧过于夸张了。”

尽管需求很大,但中国劳动力的潜力更大。约有7亿4千5百万中国人还生活在农村;另一方面,国营企业在90年代大大地裁了员,导致约6千万中国人失业。经济家们认为,出于这个原因,工资不会增长得太迅猛。尽管如此,沿海的广东或浙江工资上涨仍然导致不少企业向内地搬迁。但也有问题,四川和安徽的工资虽然比广东和浙江低得多,但商品运输费却也贵得多。

罗奇先生指出,尽管中国工资上升,但中国的工资水平跟国际上比还是处于一个特别低的水平上,“工资的增长是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出发的。”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中国工人的平均小时工资只相当于美国工人的3%;只相当于亚洲小虎们台湾、新加坡和香港10%的水平,即使跟同样是依靠低工资优势成为美国人的车间的墨西哥比,也只相当于其25%。

陶先生还指出,还要考虑到中国工业生产率近年来增长迅速的因素。据摩根士丹利估计,中国工业的生产率每年以20%的速度在提高着,远远高于工资的12%增长率。罗奇说:“计件工资成本在控制之下,中国的竞争优势不受干扰。”

陶先生指出,工资上升的趋势在中国是“有必要的”,因为,随着收入的增长,私人消费也增长,就能够推动内需,从而减少中国对出口的依赖性。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