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评论:偶然、反讽和团结——中国的膜蛤文化 | 评论分析 | DW | 20.08.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客座评论:偶然、反讽和团结——中国的膜蛤文化

过去两年间,中国的“膜蛤”文化突然间引发了外界关注。这个独特的文化存在,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是去政治化的粉丝结社,还是单纯的搞笑?或者反映了中国怎样一种复杂的权力斗争图景,抑或新兴的新媒体政治框架内一种“静悄悄的反叛”?

Bildergalerie Non Verbale Kommunikation China Deutschland

江泽民(资料图)

(德国之声中文网)就在这周,8月17日前后,膜蛤指向的中国前总书记江泽民的90岁生日那天,一些国际媒体报道了中国的膜蛤现象和"蛤丝"群体。

中国当下,各种各样的怀旧情绪弥漫在社会,有自由派知识分子和党内老人们对1980年代的怀旧,他们以《炎黄春秋》杂志的20万订户和数百万读者为代表;还有当年的红卫兵和造反派、1990年代的下岗工人们对毛时代的怀旧,他们在薄熙来的重庆时代尤为活跃,其中很多就是所谓的"毛粉";还有一些年龄层各异却缅怀民国时代,他们多是业余的现代史爱好者,在中国当下也创造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民国风文化。相比之下,对1990江泽民主政年代的怀旧情绪可谓最新的,也是经过胡温时期的僵化和后任习氏政权的紧张,而对江时代由开明技术官僚统治所保有的政治宽松、"闷声大发财"的怀念。

只是,根据笔者的经年跟踪和观察,蛤丝文化的兴起却属偶然。只是因为一、两位业余研究者对江氏"大人物、小故事"的不懈收集和解读,通过互联网悄悄的传播,因为中国微信新媒体的结社左右慢慢形成。甚至连"膜蛤"的蛤蟆,最初也是江任内全力打压的"邪教"组织法轮功长期建构的符号,却被蛤丝们取用,只是政治立场大不相同。而占据蛤丝文化核心的"蛤三篇"和身份认同,他们把江氏的著名语录改成日常生活的切口,十分私人化,也暂且不顾时局紧张或者更严肃的异议分子、更苦难的维权运动的正义诉求,而充满了以娱乐达成反讽的意味。

如果再考虑到蛤丝群体的构成,主要以北上广大都会的文化青年、IT创业家、以及海外青年知识分子等为主,他们恰好也是习近平最新统战政策的目标对象既所谓新社会人群,一群有着鲜明自由主义色彩的社会活跃分子,不能不说,膜蛤文化的形成非常符合已故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的名著《偶然、反讽和团结》一书所建构的现实图景。他们,蛤丝们,代表着中国一个新兴的文化群体,也是罗蒂所定义的:私人主义者、非理性主义者和感受主义者。他们亲历剧变中的中国社会,深刻感受着社会和政治转型带来的压力和乐趣,却无法效仿或者跟随那些伪装理性的"公知"群体,同时作为活跃的新媒体用户群也与各种正义运动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姿态,这后一点尤其受到貌似坚持"苦难正义"群体的抨击。

重要的,这一自发群体的偶然选择,似乎也继承了90年代王朔风格的反讽,就像王朔剧在最近两年中国青年群体中重新受到追捧,而在更广泛的文化自觉意义上产生了各种对当下政权与江时代两种威权主义统治对比的反讽话语,堪称真正的犬儒主义,颇类古希腊时代的第欧根尼,也代表着中国北上广政治中心城市里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人群的情感的共情。他们有着几乎相同的美剧和王朔剧的趣味,也站在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前沿,然后创造了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膜蛤话语体系并且相互联结,不属于任何一个现实政治力量或者任何一种商业性、追星式的粉丝文化,最典型不过地实践着罗蒂意义上的自由、非暴力的情感自觉。

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蛤丝群体和他们的膜蛤文化,几乎就是捷克1970年代"宇宙塑料人"乐队的集体版,颓废、犬儒,政治性和娱乐性参半,形成于2013年的新威权主义开始,或许将终结于未来的时代巨变前夜。然而,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觉和情感自觉的窗口已经打开,一种新的团结的可能,这或许是中国当下充满紧张、撕裂和暴力的城市和互联网文化当中最别致、有趣、乐观的一面吧。

白信为政治学博士、北京独立政治观察家。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