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美称亲乌团体破坏北溪管道 乌否认涉入

2023年3月8日

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媒体都报道,最新的调查和情报表明,北溪二号管道去年9月的爆炸案,可能与亲乌克兰的团体有关,但乌克兰当局否认涉入。

https://p.dw.com/p/4ONMp
保安人员正在检查德国境内的北溪二号管道(资料照)
保安人员正在检查德国境内的北溪二号管道(资料照)图像来源: Fabrizio Bensch/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官员审查的新情报表明,一个亲乌克兰的组织去年对北溪管道发动了袭击,这是朝著对此破坏行为确认责任归属迈出的一步,这场破坏行为几个月来一直困扰著大西洋两岸的调查人员。

《纽约时报》週二(3月7日)报道,一些官员认为,乌克兰及其盟国最具有破坏管线的潜在动机。他们多年来一直反对该项目,称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为这将使俄罗斯更容易向欧洲出售天然气。

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对肇事者及其隶属关系知之甚少。对新搜集情报的审查表明,他们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反对者,但没有具体说明该组织的成员,也没有具体说明谁指挥或资助了这次行动。

美国官员拒绝透露情报的性质、获得情报的方式或情报所含证据强度的任何细节。他们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这表明该行动可能是由与乌克兰政府或其安全部门有联系的代理人私下进行的。

审查情报的官员表示,他们认为破坏者很可能是乌克兰或俄罗斯国民,或两者兼而有之。美国官员表示,没有美国或英国国民参与其中。

审查了新情报的美国官员说,这些炸药很可能是在经验丰富的潜水员的帮助下安放的,这些潜水员似乎并没有为军队或情报部门工作。但肇事者过去可能接受过专门的政府培训。

美国中情局(CIA)发言人拒绝置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将有关管道的问题转给欧洲当局,后者一直在进行调查。

但美国官员们表示,他们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或他的高级副手参与了这次行动,也没有证据表明肇事者是在任何乌克兰政府官员的指示下行事。

乌克兰政府和军方情报官员表示,他们没有参与此次袭击,也不知道是谁发动的。

美国官员们表示,美国间谍机构及其欧洲合作伙伴对所发生事件的了解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但官员们表示,这可能是几项严密调查得出的第一个重要线索,其结论可能对支持乌克兰的联盟产生深远影响。

乌克兰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任何暗示都可能破坏乌克兰和德国之间微妙的关系,削弱德国公众的支持,德国公众以团结的名义吞下了高昂的能源价格。

北溪二号管道在去年9月爆炸,导致天然气外泄(资料照)
北溪二号管道在去年9月爆炸,导致天然气外泄(资料照)图像来源: AIRBUS DS 2022/AFP

乌克兰否认涉入北溪爆炸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美国和德国的媒体都暗示亲乌克兰的特工可能是袭击北溪二号管道的幕后黑手之后,乌克兰否认与这起去年的爆炸有关。

“虽然我喜欢收集关于乌克兰政府的有趣阴谋论,但我不得不说:乌克兰与波罗的海事故无关,也没有关于亲乌克兰破坏组织的信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顾问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yak ),週二在推特上写道。

德国报纸《时代周报》报道称,调查爆炸事件的官员还发现有迹象表明肇事者与乌克兰有关,不过该报补充称,他们尚未确定是谁下令发动袭击。

在德国公共广播公司(ARD)的报道中,几个国家的消息来源称,调查人员已经确定了据信进行破坏行动的船只:一艘由波兰公司租用的游艇,其所有者是乌克兰人。

ARD说,海上行动是由五名男子,包含一名船长、两名潜水员和两名潜水助理,以及一名女医生执行的。据报道,使用伪造护照的可疑破坏者的国籍不明。

《时代周刊》称,这群人于去年9月6日,即爆炸发生前20天,从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国北部城市罗斯托克出发,随后抵达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岛。

据报道,这艘船最终以未清洗的状态归还给了它的主人,调查人员在船舱内发现了爆炸物的痕迹。

对此,美国国安会发言人科比(John Kirby)表示,拜登政府将等待对德国、瑞典和丹麦的爆炸事件进行正式调查的结果,然后再得出结论。

“我们需要让这些调查结束。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应该考虑采取哪些后续行动可能合适或不合适”,科比说。

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联邦政府已注意到《纽约时报》的最新报道。自2022年10月开始以来,联邦检察官一直在调查此事”。

这位发言人补充说:“几天前,瑞典、丹麦和德国通知联合国安理会,调查正在进行中,目前仍没有结果。”

(《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德国《时代週报》、德国公共广播公司)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高级顾问波多利亚克否认乌克兰参与(资料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高级顾问波多利亚克否认乌克兰参与(资料照)图像来源: DW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