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墙外文摘:柯文哲是中共介选的一枚棋子?

2023年11月19日

柯文哲从头到尾都瞧不起侯友宜,为什么还要委屈地接受国民党的“城下之盟”?这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 有评论认为,中共想介入台湾大选举,是一件公开的秘密,种种迹象显示,柯文哲只是其中一枚棋子。

https://p.dw.com/p/4Z9BH
资料照片:2017年,柯文哲作为台北市市长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双城论坛“
资料照片:2017年,柯文哲作为台北市市长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双城论坛“图像来源: Vcg/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中共介选是现在进行式》,该媒体总主笔陈嘉宏指出,柯文哲在“蓝白合”前后对国民党的评价互相矛盾。文章说,柯文哲说话不算话,从不是新鲜事;不过在攸关自己政治生命与民众党前途的生死门里,他最后竟然丢盔弃甲、几近弃械投降,实在让外界相当好奇其中到底有什么外力介入?

文章指出,蓝白合当天一大早,马办与侯办才为了萧旭岑在11月初访中一事搞得剑拔弩张,萧旭岑当时抨击侯办:意图破坏蓝白合的有心人士,居然模仿绿营抹红的老招,自己人打自己人,他要请侯办多恶补一下“大陆事务的常识”。显然,侯办完全是这场蓝白合的局外人,直到当天一早都被蒙在骨里。到底这“方案”是谁拿出来的?又是如何能够逼着柯文哲“割肉喂虎”?一向欠缺政治手腕的马英九如何能一出手就搞定蓝白配?是不是要请马办指点迷津告诉外界:什么样的“大陆事务的常识”让马英九突然之间有如神助?

参与11月15日协商会议的蓝白政治人物,由左至右为朱立伦、侯友宜、马英九、柯文哲
参与11月15日协商会议的蓝白政治人物,由左至右为朱立伦、侯友宜、马英九、柯文哲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作者认为,柯文哲从头到尾都瞧不起侯友宜。只是,瞧不起为什么还要委屈地接受国民党的“城下之盟”?这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如果柯文哲说不出口,还有谁能爆料呢?

客座评论:无论如何配 国民党都已输了

文章写道,中国想介入台湾大选,是一件公开的秘密;最早是恐吓选民,接着是逼迫台商表态,再来是弄点假新闻、假讯息,试图扰乱民心。直到现在,老共手段越来越进化,甚至用查税,黑资料直接操作候选人名单。种种迹象显示,共产党介选是现在进行式,柯文哲只是其中一枚棋子;只是他不愿吐实,所以出卖同志,背叛支持者,还让妈妈伤心不高兴,如今才流泪装可怜,丝毫都不值得同情。

一个成功但仍然专制的中国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再见了,中美关系的黄金年代》,作者Farah Stockman写道,在以往的黄金岁月,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担心一个失败和饥饿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风险,他们为中国的经济成功打下了基础。如今,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在寻找挫败中国野心的方法,他们担心一个成功但仍然专制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风险。中国已经从对自己的国际地位充满焦虑的穷国变成一个富有、自信的国家——事实上已经自信到令它的邻国开始感到紧张。

文章说,如果说中国已经变了,那么美国也是如此。在中美关系的黄金年代,美国几乎不加束缚的资本主义和代议制自治体制被全世界相当一部分地方视为榜样。如今它展现的是政治僵化、倒退的民粹主义和几乎无法弥合的贫富差距。仿佛还嫌证据不够多,在将与习近平会面之际,拜登自己的政府正在为可能出现的停摆做准备,在如何保持最起码的运转上争执不下。主办城市旧金山在习近平到访前清理了一些无家可归者露宿的区域,但这糊弄不了任何人。

作者认为,新时代的限制和可能性还没有定形,尚有待观察。

文革比喻的历史感愈发稀薄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越发稀薄的文革比喻,如何限制包括#Metoo在内的中国政治想像?》,作者白秋渠指出,随着习近平时代的到来,文革比喻再度在中国的公共空间里大量涌现。文革比喻一方面出现在公共知识界对官方的批评上。从习近平上任之初的反腐败运动和个人崇拜作风,再到废除任期限制,再到后来的新冠防疫、打击教培、收紧私有经济等政策,都被广泛看作中国回归文革的迹象。法学家许章润就曾批评道,习近平抛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令人不得不想起曾经的野蛮‘文革’岁月。”

实际上,学者彭丽君和瑞贝卡·卡尔(Rebecca Karl)都曾明确指出毛泽东与习近平的政治和历史构想截然不同。前者以发动群众为手段来攻击官僚体制,视此为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强项。后者则视社会的动态为敌,力求以国家强权来保证制度的稳定。即便如此,大批政治观察和评论者仍然不断把文革当作当代政治的比喻对象。

文章说,另一方面,文革比喻则出现在知识分子对社会现象的批评中。#MeToo运动被比作大字报政治迫害,大学生特种兵旅游也被比作红卫兵串联。这种讨论模式甚至已经拓展到英文世界:GameStop轧空事件被比作文革式的“暴民政治”在交易市场的显现,大学课堂上的批判性种族理论也被美国右翼比作美国版的文化大革命。在台湾,学生参与的社会运动也经常被批评者比作文革。在如此种种的使用里,发生在五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迎来了光怪陆离的、万花筒一般的余生。但与此同时,文革比喻的历史感也愈发稀薄。它不再能从社会辩论和政治行动中生长出新的意义,反而变成一片片承载着简单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的标签,不断回收和循环使用社会里已有的价值立场。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