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威州和江苏省

2002年10月13日

自1984年江苏省和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正式建立友好省州关系以来,促进双方的经贸往来一直是友好合作的主要目标。这一合作重点的选择自然与江苏和北威州在各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分不开。

https://p.dw.com/p/2kQ4
中国工人正在为时装表演安装灯光图像来源: AP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省份。它面积10万2600平方公里,2001年全省人口达7355万。江苏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依靠纺织,机械制造,电子,化工,建材和轻工业等六大支柱,江苏的工业总产值高居各省前列。在1999年至2001年间,江苏利用外资数额连续三年名列全国首位。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工业的心脏和现代化的技术中心。北威州居民近1800万人,是人口最多的联邦州,也是重要的大型发电工业和化工基地。在德国100家最大的企业中,北威州的企业就占了44家,如勒弗库森的拜耳公司,安然股份公司和印刷出版业巨头贝特斯曼公司等。此外,北威州的中小企业共计68万5000多家。

北威州和江苏省的经济交往首先立足于对经贸人才的培养。从1986年以来,北威州经济部(全称北威州经济,中型企业,能源及交通部)以奖学金的形式先后邀请了13批共160名江苏省经贸人员前来北威州参加培训。

学员们都用德语完成结业论文,例如,2000/2001年度12名学员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入世对中德贸易的影响,中国纺织业打开市场的策略,中德中小型企业间建材贸易机会,中国的知识产权,中国的投资政策和实践等问题。北威州政府卡尔杜伊斯贝格协会的负责人布尔卡德女士说:

“我们的协会受北威州政府委托,具体操作北威州与中国三个友好省份,即江苏,四川,山西的培训项目。我们先和中国官方一道选拔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员们在中国学习德语,通过考试后来到德国继续接受培训。

“我们的协会负责安排他们在德国的培训项目,包括强化德语训练,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按照他们的专业领域介绍他们去公司实习等等。学员们完成12个月的培训回到中国后,我们还继续保持和他们的联系。另外,受经济部委托,我们经常在南京,成都,太原举办学员联谊讲座,也借展会之机在北京举行相似的联谊活动。我们还通过卡尔杜伊斯贝格协会建立的网页,保持和前学员的联系。”

北威州经济部资助的培训项目不仅促进了经济人才培养,无形中也推动了北威州和中国,和江苏的经贸往来。在北威州不同企业实习过的江苏学员回到本地后,有的为德国企业到江苏建立合资企业牵线搭桥,有的为北威州企业在江苏的分部工作,有的在政府部门或经济部门担任要职,还有的介绍江苏的企业到北威州设点。

而江苏省从1996年开始,每年也接受10个来自北威州科隆大学汉学系的学生到江苏省的贸易公司,咨询公司,法律事务所,企业,银行等实习三个月。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江苏省和北威州彼此的经济吸引力不断增加,而缺乏对彼方市场,投资环境的了解,又使不少企业感到茫然。

于是,江苏省和北威州产生了互建代表处的想法。1996年,江苏省在杜塞尔多夫成立了江苏省招商办公室,北威州也在江苏省会南京成立了北威州经济发展合作办事处,为双方感兴趣的企业提供有关政策,市场,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咨询和信息,促进双向投资。江苏省驻杜塞尔多夫招商办公室首席代表丁大刚介绍道:

“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一下出现吸收外资热。那一年外资投资呈几百倍增长,当时江苏省及中国到德国,到欧洲,到美国招商常常是几百人。但是,几年下来,到95年时,我们感到,这样出来开个招商会的形式已经不好了。

“很多企业不满足于这种招商会,在国外现场听你介绍一番。他希望直接到中国去谈。不要领导来了就热,领导走了就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搞一个常驻代表机构,长年为德国企业服务,代表江苏省政府来回答有关政策,投资环境,劳动力价格等问题,方便德国企业。”

据丁大刚介绍,江苏省迄今批准了450多家德国企业到江苏投资,到位资金达13亿美元。北威州一系列大型企业在江苏建立了分公司或承接了经济项目,包括大宗商品批发公司麦德龙,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公司,波恩的德国电信以及爱伟电力(AWE能源电子公司),欧佩德建材公司等等。

对于那些希望到中国,到江苏发展的德国中小型企业来说,江苏招商办公室的作用尤为突出。在江苏省投资的电器元件生产厂家波恩米勒公司就是一例。江苏的一些企业还十分重视引进德国的技术和专家。比如,江阴模塑集团。

随着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致力于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目前,江苏省在德国设贸易公司或代表处的企业有12家。而一些企业,尤其是电子行业企业已经拟定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在欧洲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并且建立研发中心,利用德国先进的科研技术开发新产品。